-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国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 厥:其,泛指列国的
???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 C.胜负之数?????????????????? 数:次数
??? D.始速祸焉?????????????????? 速:招致.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故为之文以志
??? D.其势弱于秦...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其实亦百倍????? ???????????????? B.可谓智力孤危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以有尺寸之地下列的一项是 (??? )
A. 固不在战 B. 暴秦之欲无厌
C. 奉之弥繁 D. 好问则裕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D )
A. 思厥先祖父 B.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至于颠覆 D.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9.下列各项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C? )
例句:义不赂秦
A.顺流而东也??????????????? B.楚人一炬
C.箕踞而遨????????? ????????D.族秦者,秦也,C (例句,坚持正义,名动。A东进,名动;B焚烧,名动;C成簸箕状,名状;D灭族 ,名动)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几世几年,摽掠其人????????????????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齐人勿附于秦?????????????????????? 多于南亩之农夫
A(A均为转折连词;B第三人称代词,代他们的,指六国的/代词,那些;C句末语气词/兼词,由此;D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介词,比。)
1.下列各组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B? )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A.固一世之雄也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A判断句, B与例句均是被动句,C省略句,D宾语前置。)
赵尝五战于秦其势弱于秦.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D.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杳:遥远的,远远的)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趋向
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昏暗
C.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谷仓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暇:空暇
5.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
A.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 谁得而族灭也
C.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解析:选DA项,“焉”:形容词词尾,可翻译成“……的样子”;句末语气助词,不译B项,“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C项,“也”:语气词,表判断;语气词,表陈述D项,“为”:都是动词,做.D )
A.盘盘焉,囷囷焉 B.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谁得而族灭也
C. D.多于九土之城郭
嗟夫,使六国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PS1200(徕卡TCR1202操作说明书中文版).pdf
- 《GB 12319-2022中国海图图式》(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求“陈”字所有书法字体图片。.pdf VIP
- 质控图与质控规则.pptx VIP
- 2025年时事政治必考题库(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9部分:纺织行业建设项目SLT 525.9-2024》知识培训.pptx VIP
- 2018年中国出版集团招聘考试题(非编辑类B卷)和参考答案.pdf VIP
- 高性能算力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成人高考专升本2025年考试《政治》真题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钢筋相关保护层厚度不合格处理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