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定稿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猜一猜下面的诗句,写的都是什么花? 唯有 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 一段香。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 向日倾。 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听朗读,扫清字词障碍,感受散文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思考2: 作者的行踪如何? 思考5: 那么,作者找到宁静了么? 欣赏课文第2段 思考:第2段写了什么景?有何特点? 欣赏课文第3段 第3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心境? 写月下漫步时的感受。 作者感到在这素淡朦胧的环境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人,这就表达了作者什么心境? A.独处心境. B.独处之喜悦. D.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E.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F.进一步点明夜间出游的原因. G.“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和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 欣赏课文第4-6段 思考: 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是什么? 4-6段文字的写作侧重点有何不同? 对象是荷塘月色。 第四段侧重荷塘,写月色下的荷塘。 第五段侧重月色,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六段写荷塘四周。 欣赏课文第4段 思考: (1).本段具体写了什么?各突出了什么? (2).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这一段写到了月色吗? 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如何呢? 1.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所写景物皆是在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2.淡淡的喜悦. 画面美: 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 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比喻、拟人、通感、叠词的巧妙使用。 欣赏课文第5段 思考: 1.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找出用得生动传神的词语.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比喻 “酣眠”指满月,“小睡”指淡云遮月。 ——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欣赏课文第6段 思考: 1.本段写了什么?跟哪一段相照应? 2.重点写什么? 3.写作思路如何? 4.本段的情感转折点在哪里? 1.本段写荷塘四周环境,跟第二段相照应。 2.重点写树.以树写月,侧面写月色。 3.写作思路:总写树多----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 4.情感转折点是:“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明仍摆脱不了绵绵的愁绪。 欣赏课文第7、8段 思考: 1.这两段写什么内容? 对江南采莲的联想和对家乡的思念. 2.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绪? 想到江南采莲风俗乃是由眼前之景触景生情,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以采莲的热闹反衬现实生活的孤寂,回到过去,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最终没有解脱出来.“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可看作是作者又回到现实。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4.文章首尾呼应,全文在孤寂的氛围中结束. 总结 本文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自得其乐而不可得的情绪。文中素淡朦胧的景色极好地体现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3.下列蓝色字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明眸善睐(lài) 挹(yì) 倏(shū) 采撷(xié) B.糟粕(pò) 肤浅(fū) 杳无音信(yǎo) 纵横捭阖(pǐ) C.著粉(zhuó) 譬如(bǐ) 不屈不挠(náo) 前扑后继(pū) D.梦寐(mèi) 回溯(shuò) 陌生(mài) 沮丧(jǔ) A 解析:B.捭bǎi C.譬pì;扑,仆; D.溯sù;陌mò “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李广田 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 ——郁达夫 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杨振声 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