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化岱仙瀑布地图精品参考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路五:泉州出发,经南安、永春、德化,进入水口镇。 岱仙瀑布有“华东第一瀑”之称,发源于德化县石牛山的赤石溪,溪水流经山势雄浑的飞仙山峰,飞泻直下139米,被誉为“华东第一瀑”,奇妙的是,部分溪水流到边崖,形成一道更宽的、水流似油从漏斗穿过状的油漏瀑,因此岱仙大瀑布也称岱仙双瀑。整个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晴天,阳光直射,水帘发光,彩虹时隐时现,似巨幅珠帘下垂,象彩绸飞舞。阴天,飞瀑溅沫,弥漫着乳白色的浓雾,烟波浩渺,苍茫一片。近观如漂浮空中,畅游仙山琼阁;远观似珠帘襟带,虹霓霞雾,轻盈飘渺。夏时,凉风微拂,雾岚轻扬,清新怡人;冬天,冰棱千丈,凝固着动态的美,折射着七彩阳光,更是一幅奇异的景观。山谷里,翠竹连绵,乔木挺立,灌木丛中点缀着野花,有龙潭虎穴、河马石、浴仙池等数处景点,与瀑布相互映衬。蝉鸣、鸟语、流水声互相应和,象演奏交响乐,妙趣横生。通往石牛山的公路从瀑布崖顶穿过,下车鸟瞰瀑布,更使游客流连忘返。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翠,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态幽境。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本来岱仙瀑布的单级落差是139米,但是2003年经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精确测量,德化岱仙瀑布单级落差184.053米,比原先测量的139米“拔高”45.053米。据悉,该瀑布与被誉为“天下第一瀑”、“中国瀑布之最”的雁荡山大龙湫瀑布相差不足13米,是福建省发现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 岱仙瀑布在水口镇湖坂村摘锦,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经过山势雄伟的飞仙山峰,沿着139 米高的峭壁,分两股飞泻而下,东为岱仙瀑布,西为油漏瀑布。岱仙瀑布急流直下,声若雷鸣,气派非凡。油漏瀑布宽110象一张镶在大石的银毯,阳光直射,恰似珠帘下垂。两处交相辉映,格外壮观。岱仙瀑布为我省最大的瀑布之一,全国少有,周围景物秀丽,深受旅游者赞赏。名列“泉州十八景”。 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茏,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态幽境。油漏祭瀑布,溪水沿着宽110多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岱仙瀑布,溪水从山势险峻的高峰直泻而下139米,云翻雪倾,雷霆万钧,十分壮观。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扑朔迷离。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桥凌空飞架,美不胜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该馆位于唐寨山森林公园内,毗临陶瓷学院。占地面积82亩,大楼建筑面积5700m2,为框架结构两层仿古建筑,内设六个展厅及学术报告厅、陶吧、资料室、库房、监控室等。该大楼自2003年10月动工建设,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于2006年10月完工并对外开放。博物馆现有藏品5000多件,一楼大厅镶嵌有一幅长13米,宽2.6米,由520块德化白瓷制作而成的高浮雕壁画。博物馆一楼三个展厅有固定陈列《德化陶瓷史话》,该陈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比较系统地表现德化县古今瓷器的发展面貌和伟大成就,分为“水土宜瓷、千年窑烟”、“宋元瓷器、崭露头角”、“明代白瓷、独树一帜”、“清代青花、诗情画意”、“海丝瓷路、蜚声宇内”、“民国瓷器、承袭传统”、“瓷国明珠、百花齐放”等七个单元,展览充分展示了德化陶瓷生产工艺艺术特色、贸易状况及其人文内涵,阐明了德化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反映了瓷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精神。 德化陶瓷博物馆所陈列的标本和作品反映了历代德化瓷业兴盛的景象,是陶瓷发展历史的连串再现。全县古窑址238处,遍布全县各乡、镇。 古代部分陈列有: 1、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片,它生动地反映了德化早期人群的居住概况; 2、美湖唐——五代窑址的石灰釉花口碗,及典型唐--五代器物造型工艺的标本; 3、宋元兴盛时期的碗坪仑及屈斗宫窑址,引人人胜,造型样式丰富,釉色各显异彩,用途广泛,从考古研究角度,已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炉火盛况,从墓葬出土的瓷器与钱币,又作了进一步的佐证,家春岭窑的小瓷瓶在意大利被称为“马可波罗瓶”,使马可波罗的传说更加神化; 4、明代的象牙白瓷倍受海外收藏界的珍视,展示的标本反映了德化考古 ; 5、清代作品体现了古代民间画工的聪明才智,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具有很高的观赏、研究价值; 6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