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费者ppt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 在市场竞争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会使某些生产者和销售者抛开职业道德,违背经济原则,甚至置法律于不顾,采取不正当手段从事交易,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为自己牟取暴利。因此,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所有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第6课 消费者的权益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意义 消费者的安全权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消费者的选择权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消费者的维护尊严权 漫画中的父亲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问题:该消费者以什么理由将销售者和经营者送上法庭? 答案: 消费者不文明行为当戒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和市场的日益繁荣,消费者的地位和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但仍有个别消费者不珍惜自己的形象,做出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举动。 购物时挑来挑去 知情权 去哪买 买哪种 买不买 自主选择权 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 不强制交易 价格合理 质量保障 计量正确 公平交易权 状告商家 依法求偿权 不被非法搜身 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被挤伤 情景再现: 中学生小陈到某电脑公司,看中某品牌MP3。营销员见状,立即热情地向他介绍说:“这款MP3内存是128M、容量大,耳机音质一流等等产品情况。”小陈十分高兴,于是买了下来。用了一星期,MP3再也不响。经有关部门鉴定,此MP3是劣质产品,内存是64M。小陈爸爸知道以后,决定要帮助小陈对销售该MP3者采取行动…… 然而,当小陈和他的爸爸到电脑公司要求退换时,营销员却认为是小陈使用不当所致,不能退换。并要求小陈出示发票和保修卡,才可以维修。可是,小陈当时根本就没有拿到发票和保修卡。 情景再现: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价电脑公司营销员的行为,并说明理由。2、试分析小陈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得不到维护?该怎么办? 1、电脑公司不开发票,是违反了《税法》的有关规定,未能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是偷税漏税的行为。而且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产品,还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是违法的。 2、小陈未能索取发票和保修卡,是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的重要原因。因为发票和保修卡是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 小陈和他的爸爸又一起来到了当地消费者协会。接待他们的是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李某。 说一说:假设你就是李某,你打算用哪些途径来维护小陈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向有关部门反映。 2、受理消费者投诉,进行调查、调解。 3、支持受损害者提起诉讼。 4、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和批评。 小陈和他的爸爸跟随消协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电脑公司,请求退换MP3。 猜一猜:电脑公司是否给予调换? 电脑公司因小陈拿不出发票,并一口咬定该MP3不是在他公司售出,调解失败。 小陈和他爸爸下步该怎办?请同学们帮他们出谋划策。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寻求解决的途径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不成 不成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不成 向法院诉讼 启示: 如:1、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发票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凭证。 议一议:从小陈的维权之路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行政机构 司法机构 社会团体 大众传媒 各级政府 工商管理 其他部门 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消费者协会 其他组织 报刊 广播 电视台 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1.漫画中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2.这位消费者的家人应该怎么做? 1.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2.作为消费者的家人,此时应该: 协商 调解 申诉 仲裁 诉讼 * * 导入: 《一个真实的故事: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在阜阳农村,很多年轻夫妇在小孩出生不久就双双外出打工,把婴儿留给老人用奶粉喂养。农村老人一般文化水平不高,无从鉴别奶粉的优劣。而一些劣质奶粉质量虽差但包装并不逊色,有的甚至打着“国家免检产品”、“保险公司质量承保”等标志,更让他们真假难辨。喝了这种奶粉的婴儿纷纷得了“营养不良综合症”。阜阳市工商局在事发后抽检了75种婴儿奶粉,其中有33种不合格,而不合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