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8.3 成分对热轧深冲板的影响 表1 SPHC钢化学成分控制 单位:% 成分 标准 C Si Mn 不大于 P S 内控 <0.05 ≤0.04 0.18?0.30 0.015 0.008 3.8.4 热轧工艺及润滑条件的影响 图3-14 传统热轧工艺和新的铁素体区润滑轧制工艺的比较 (1)精轧入口和终轧温度 终轧温度一般控制在730±10℃。 碳含量为0.04%的低碳钢,入口温度应控制 在850?800℃。 原因:1)???的温度在867℃左右;2)铁素体 较奥氏体软,在800℃变形不会引起轧机负荷的 过高变化。 (2) 卷取温度 卷取温度过高:使带钢晶粒粗大,影响产品力学 性能; 温度过低:加大卷取功率,且不易卷紧。卷取温 度设定在690±10℃。有利于利用轧后余热使带 卷实现再结晶退火。 (3)压下量 大道次压下率的热轧退火板的r值明显高于小道 次压下率的热轧退火板的r值。 (4)润滑条件 图3-15 采用润滑和不采用润滑时板材r值的变化 a-轧制温度和润滑条件对IF钢热轧退火板值的影响;b-冷轧 退火钢板在铁素体区热轧时采用润滑和不采用润滑时r值的 差别 无润滑:随着剪切应变的增大,?110? 的密度增大,?111?密度减小,板厚方 向上存在织构的不均匀性,在再结晶 过程结束之后仍然存在,r值不高。有 润滑:表层部位的?110?密度减小,整 个板厚方向上的轧制织构变得均匀, ?111?织构组分占有优势,使r值提高。 图3-17 摩擦系数?与热轧退火板材r值之间的关系 图3-18 热轧润滑对AK钢和IF钢变形行为的影响 表2 铁素体轧制 试验序号 钢号 规格mm ReL Rm A 1 SPHC 2.3*1250 190 305 45.0 2 SPHC 2.3*1250 185 280 30.0 3 SPHC 2.3*1250 180 300 42.5 4 SPHC 1.8*1250 190 290 32.5 5 SPHC 1.8*1250 180 280 42.0 6 SPHC 3.0*1250 185 285 44.0 最大 ? 190 305 45.0 最小 ? ? 180 280 30.0 平均 ? ? 185 290 39.0 表3 非铁素体轧制板卷产品性能检测情况 序号 钢种 规格 ReL Rm A 1 SPHC 2.50*1250 320 390 41.5 2 SPHC 2.50*1250 325 390 41.5 3 SPHC 2.50*1250 235 320 35.0 4 SPHC 2.50*1250 245 330 36.0 5 SPHC 2.30*1250 275 365 46.0 6 SPHC 2.00*1250 290 365 45.0 7 SPHC 1.80*1250 320 395 38.0 8 SPHC 1.60*1250 300 375 37.0 最大 325 395 35.0 最小 235 320 46.0 a 常规轧制 b 铁素体轧制 常规轧制与铁素体轧制板卷显微组织比较 对于超低碳热轧深冲钢板: (1)加入充分的Ti或Nb使再结晶温度提高,此时 在铁素体非再结晶区轧制变得容易,轧制织构与冷 轧板相似;(2)决定再结晶织构最重要的冶金因素 是热轧过程中固溶C含量,如果通过添加Ti或Nb和 采用适当的热轧条件使固溶C量为零,则可获得高 的 ;(3)热轧时必须有良好的润滑条件。 图3-19 通过限制终轧道次的固溶碳含量改进热轧薄板的深冲性能 奥氏体向铁素体可分成以下类型: IA型:热轧后奥氏体发生再结晶,转变前粗化,转变时易 形成魏氏组织铁素体和珠光体。 IB型:热轧后奥氏体发生再结晶,转变前晶粒度6级,铁 素体晶核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获得具有等轴铁素体与珠 光体的均匀组织。再结晶型的控制轧制。 Ⅱ型:热轧温度低,热轧后变形的奥氏体晶粒不发生再结 晶,铁素体在刚轧完后就在变形带边界处和晶界处成核, 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粒。随后在奥氏体晶内也形成多边形的 铁素体晶粒和珠光体。Ⅱ型转变中不形成魏氏组织和上贝 氏体。未再结晶型的控制轧制。 铁素体细化的程度:Ⅱ型IB型过渡IA型,Ⅱ型最细。 图3-5 非合金低碳钢和含Nb或V的低碳钢变形75%时的轧制温度与转变类型之间的关系 3.5 变形条件对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温度Ar3的 影响 3.5.1 变形条件对Ar3温度的影响 两种情况:1)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变形造成奥氏体 晶粒的细化,影响Ar3温度;2)在奥氏体未再结 晶区变形造成变形带的产生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