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文革时期的对外关系课件精品.pptVIP

第十三讲 文革时期的对外关系课件精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讲 文革时期的对外关系课件精品

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这种求真的态度,熏陶渐渍,深入于人的心性,则可造成一种认真的习性,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史学要论》 第十三讲 文革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文革初期中国外交环境的恶化 文革开始后,外交领域受到冲击。在全国大动乱中,外交战线出现了一股唯我独革、唯我独左、强加于人,四面出击、打倒一切的极左思潮,外交环境的急剧恶化,极大地破坏了我国的对外方针,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极左思潮泛滥,国家外交大权一度旁落,外事工作失控。 文革开始后,中央文革凭借其呼风唤雨之力,插手外交领域。他们诬蔑建国以来的外交工作执行的是“三降一灭”的路线,组织、煽动一些人到外交部去揪斗外长陈毅等领导干部,甚至封闭外交部党委,使外交工作在短时间内陷于中断。还擅自以外交部名义向驻外机构发号施令,将驻外使节调回国内参加文革,使驻外使馆工作无法进行。有些驻外工作人员不顾政策进行“革命思想”宣传,采取革命行动的事也屡屡发生。在一年多时间里,与近三十个先后发生外交纠纷,在亚洲与印度、印尼、缅甸关系恶化,在欧洲仅与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关系较密切,同英国关系降到最低点,使中国国际地位受到影响。 第二,大国主义,强加于人,把宣传毛泽东思想当作对外活动的中心任务。1967年11月6日,两报一刊发表《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的社论,概括“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基本要点,提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伟大里程碑”,宣称“世界已进入毛泽东思想的新时代”。受此影响,外交工作不顾内外有别的原则,把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对外工作的中心任务。《毛主席语录》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毛泽东像章也被作为革命的标志输向国外,并发生驻外人员强迫华侨或外国人佩戴毛泽东像章、接受中国的政治口号和个人崇拜的做法;一些驻外人员在使馆新闻公报、橱窗及其他宣传材料中转载或展出国内“文革成果”,引起所在国的疑虑和不安;有的驻外使馆,在公开场合指责其他国家,招致一些国家不满。 第三,破坏外交惯例,违反国际关系常规,采取粗暴举动。文革中,对一些友好国家也“斗”字当头。1967年7月,在尼泊尔首都发生少数暴徒在中国图片展览馆捣乱事件,我驻尼大使向尼提出口头抗议后,尼方就此道歉,并对伤者进行慰问,我方认为不必提书面抗议。但康生却主张“应当不怕反华,不怕断交,坚决斗争”,向尼提“强烈抗议”,造成两国关系紧张。与朝、蒙、越、缅、印尼之间也都发生过本可避免的类似斗争。 更为严重的是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1967年8月22日,北京群众组织不听周恩来劝阻,发生万人围攻英国代办处,火烧办公楼,批斗代办的严重涉外事件。还发生造反群众砸印度、印尼驻华使馆和准备冲击缅甸驻华使馆的事件。此外,还爆发过反对斯里兰卡、肯尼亚的示威游行。 第四,热衷于搞世界革命,提出以中国为中心,通过全球革命运动和革命战争,一举消灭帝修反。文革开始后, “中国是世界革命中心”之说风行一时,外交工作走上反对帝修反的所谓“革命外交”道路。67年3月20日,林彪在军以上干部会上提出“中国不倒”,“世界就有希望”。11月6日又提出要把“祖国建成更加强大的世界革命根据地”。受此影响,一些外事工作人员采取种种革命行动,与帝修反进行“抗争”。67年1月,中国留欧学生途经莫斯科在红场集体朗读毛主席语录被苏方军警围殴,国内群众在苏使馆周围游行,红卫兵在京机场围攻苏回国外交人员家属。1—2月发生红卫兵围攻捷、波、匈、保等国驻华外交官事件,有的红卫兵越境到越南、缅甸参加反抗美帝的“实际斗争”。 二、19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1.原因: A. 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经历了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世界各种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改变。 B.中苏关系恶化并引发对抗,69年勃列日涅夫发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倡议,试图拉东南亚、日本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苏联挑起边界冲突不断,由入侵珍宝岛到伊犁、裕民的铁列克提地区,毛泽东形成苏联是中国主要敌人的判断。 C.美国在苏联的进攻面前开始打中国牌。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影响中国政府对世界形势和国际格局的重新认识。 D.毛泽东对“文革”中外交领域无政府主义状态不满,采取措施纠正,外交失控现象被扭转。他批评外交中存在的“以我为中心”的做法和“世界革命中心——北京”的提法。意识到外交困境。69年3月指出:“我们现在孤立了,没有人理我们了。”亲自做出修复对外关系的姿态。5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接见阿尔巴尼亚、巴基期坦、赞比亚、坦桑尼亚等8国新任大使,次年五一又接见亚非拉欧等40个国家驻华使节,表示中国愿与他们改善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