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 三历史月考精品参考资料
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4年3月) 历史 学科 (共 3 页)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1 “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2 2013年,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B.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 C.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D. 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 3 阿里斯泰得指挥过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在抗击波斯侵略的战役中立有赫赫战功。马拉松战役之后,他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有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于是,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得操纵国政为理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这表明 A. 雅典民主政治尚未正式确立 B. 雅典缺乏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C. 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D. 陶片放逐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4 “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全体,没有人可以例外;同时人人都应当获得同等的权利。”材料着重论述了 A. 人民主权说 B. 社会契约论 C. 天赋人权说 D. 人生而平等 5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一书。书中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这种主张 ①突出了市场的经济地位 ②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④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6 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B.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7 下图是我军缴获的国民党新六军下级军官李涤生日记。该日记可能写于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8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联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9 下图为欧洲众多宣传马歇尔计划海报中的一幅。其中参加国的国旗以风车叶片表示,而美国国旗则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向处,宣传标题为“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可见,马歇尔计划 A.是美国谋求世界经济霸权的开端
B.推动了冷战格局的最终形成
C.有助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D.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化的确立
10 2002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乡淳风桥村村委会公开拍卖两辆公车。7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村里经济还相对落后,绝不能这么铺张浪费。会议表决通过了卖掉公车的决定 A.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B. 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国国情
C.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D.中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升 11 漫画往往是生动的历史。下图是1942年一幅战争宣传漫画,题名为《绞死希特勒》。下列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B.
C.D. .
二、 非选择题(12题17分,13题19分,14题20分,共56分) 12.(17分)分)──何理主编《中(3)分)阅读下列材料 ──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1861年)
──丁伟志《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6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杨、徐二人对西洋历法的不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6分)
根据材料,比较冯桂芬、康有为看待中西文化态度的异同点。(分)
据材料,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 (分)
(1)异:冯桂芬主张中学为主(本、体),西学为辅(末、用);康有为主张中西融会,无分上下。同: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