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之地供参考学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福之地供参考学习

万福之地——和珅恭王府蝙蝠纹初探摘? 要:简要介绍了恭王府为何蝙蝠多的背景情况,提出其王府花园“萃锦园”在园林设计上鲜明地以“福”文化为主题,并以蝙蝠纹来服务和强化该主题;由于满人偏爱蝙蝠,又与“福”谐音,是传说中的长寿之物,还是钟馗的化身,能够辟邪去灾,于是蝙蝠便被恭王府花园选中作为福文化的使者和象征;这些蝙蝠纹样都与中国汉语语境中福文化的代表词汇有关,重生利命的功利心理使得蝙蝠纹艺术形式更加广泛,趋吉避凶的集体无意识使得福文化得以图案化且广泛、持久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和珅;恭王府;福文化;蝙蝠纹;吉祥语 1. 恭王府为何蝙蝠多 恭王府位于北京什刹海的前海地区,始建于清乾隆41年(1776年),它包括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总面积达57000m2(约85.5亩)。恭王府的第一位主人是清代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1750~1799,生于乾隆15年卒于嘉庆4年),[1]嘉庆4年(1799年)和珅被嘉庆帝赐死并被抄没家产,此府随之改赐给乾隆帝第十七子、庆郡王永璘。之后府第陆续传至永璘之孙、贝子奕劻,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收回,改赐道光帝第六子、恭亲王奕訢,从此成为恭王府。[2](P.85)1982年,恭王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王府花园又称“萃锦园”,在园林设计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以福文化为主题。据说在王府花园里有1万只造型各异的蝙蝠贯穿始终,在彩画、窗棱、穿枋和灰塑上都可以见到蝙蝠形象,因此也有人叫它“万福之地”。[3]而且萃锦园中水池、假山乃至部分建筑平面形式都被做成蝙蝠形状,园中穿插有“蝠池”、“蝠山”和“蝠厅”[2](P.87),所以是一个地道的风水“福地”。那么,王府花园缘何做成一个以福文化为主题的花园形式呢? 原来在恭王府萃锦园秘云洞内藏有康熙(爱新觉罗?炫烨,1654~1722)的御笔福字碑。这是康熙帝倾注孝心为祖母孝庄皇太后在一次重病中,虔诚祷告上苍为皇太后请福续寿所写的“福”字。它是一个福寿联体字,字形瘦长,被人称之为“长瘦之福”即“长寿之福”,而且“福中有寿、福寿双全”。孝庄太后为了永久保存孙子炫烨送给自己的“福”字,亲命将其刻在石碑上,后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福字碑。乾隆年间,此碑被和珅弄到其府邸萃锦园秘云洞内,直至1962年重修恭王府花园时才被考古人员意外发现,周总理得知后欣然称其为“中华第一福”[4]据此,为了体现福文化这个主题,所以,恭王府萃锦园内多以蝙蝠作为福文化的装饰象征符号。 2. 恭王府为何选择蝙蝠 据考证,上面提到的庆郡王和恭亲王入住府邸后,并没有对府邸的布局进行过大的改动,连室内都沿用了和珅府邸原有的装修。这三人中只有和珅,这位在乾隆朝权倾朝野、富可敌国的一等忠襄公,才有条件也有能力极尽奢华为其府邸装修,而且,这之后从情理上讲庆郡王和恭亲王都没有必要拆除这些富丽堂皇的装饰 [5],因为这府邸装修对于已归自己王府的庆郡王和恭亲王来说也是一种有形的财富。 蝙蝠是一种翼手类哺乳动物,在自然界中是农林业害虫最主要的天敌,所以它在生态平衡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有趣的是西方人对蝙蝠(bat)并无好感,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瞎得跟蝙蝠一样, 有眼无珠),“crazies a bat”(疯得像蝙蝠)[6],从这些措辞可见蝙蝠在西方人心目中没有什么地位。那么缘何恭王府偏偏钟爱这种其貌不扬的小生灵呢? 满人爱蝠 有人说和珅喜欢蝙蝠,所以在恭王府萃锦园建筑布局和装修上出现了大量的蝙蝠纹样。事实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正如上文提到的为了突显福文化这个主题才选择了蝙蝠纹样。由于恭王府主人经过多次变更,又没有留下相关的文献记载,到底是哪位主人更喜欢蝙蝠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满人都喜爱蝙蝠。这是因为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将蝙蝠视作吉祥天神。传说努尔哈赤曾在一次与明军交战中大败,因身受重伤而跌落马下,幸得空中漫天蝙蝠(有传说是乌鸦[7])飞落其身,将其掩藏,才得以逃脱此劫。[8]而且,笔者发现在清代工艺品装饰中有蝙蝠纹样的文物中属乾隆朝的居多,乾隆帝的龙袍上就有红色蝙蝠和五彩云纹(象征洪福齐天,如“清乾隆明黄绣五彩云蝠纹十二章吉服袍”),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作为乾隆朝宠臣的和珅喜欢蝙蝠是绝非偶然的。 与福谐音 因为蝙蝠的“蝠”字同中国汉字的“福”字谐音,《汉典》上对福的解释是“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礼记?祭统》中的说法是:“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而且“蝙蝠”词本身在谐音上便是一个“好口彩”(即吉利话)——“遍福”,寓意遍地是福、幸福无边。求福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各种与“福”有关的吉祥用语在民间通过蝙蝠被演绎出“蝠”的各种造型,蝙蝠便成了国人心目中“福”的形象大使,且每种组合纹样都重寓意,求福贵、喻康寿、报顺安。在创作形态上虽有写意变化,但基本上是以写实性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