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点

Part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认识总体小康的不足。 2.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理解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各项举措。(重点、难点) 小康的来由: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这里的“小康”是指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你了解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吗?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总体小康水平 1990年 2000年 2050年 1980年 解决温饱 达到小康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伟大胜利 里程碑 奇迹 意 义 贫困 总体小康的发展历程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 世纪末。 (2)表现(成就):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_________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_________大大增强。 20 生活质量 经济实力 从微观上看,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今天,超市出售的食材,种类繁多,任人选购。 吃 今天,一样的蓝色,不一样的感觉。 穿 过去,三间瓦房就已满足。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住上了别墅。 住 以前,买一辆自行车是人们多年的梦想。 现在,路上越来越多私家车。 行 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1978年 全年 GDP 3650亿元。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36463亿元,首次突破60万亿元,以美元计,亦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同时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有成就 也有不足 城市先进的教学设施 山区落后的教学条件 存在的不足 不平衡 低水平 不全面 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满足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经济得以发展,而社会保障等方面有待提高。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2.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Part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