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志江历史人物的公关心态
历史人物的公关心态(之三)
孙志江
善纳忠言 倾听劝谏
历史上的清明政治不是某一个君王的个人修为,而是君臣之间默契合作的结果。没有明君不会出现盛世,没有忠臣清明的政治也不会长久。这种历史现象也可以看作国家层面的公关作为。
“贞观之治”便是唐太宗和魏征等忠臣共同奋斗的结晶。魏征在唐太宗手下做官十六年,长期担任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是唐太宗的重要助手之一。作为一代谏臣,他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即便是在唐太宗赫然震怒的时候,他也能神气镇定,从容陈词。特别是他反对帝王追求享受,认为这往往是政治败坏的开始。唐太宗一有这样的苗头,他就毫不客气地指出。一次,唐太宗外出巡游,驻在洛阳,因为供奉稍差,便对有关官员大加斥责。魏征听说后,对皇帝说:“陛下因为供奉不好而斥责官员,开了这个风气,以后恐怕要弄到民不聊生。以前隋炀帝出巡时,让各地比着敬献精美食品,并据此给与赏罚,以至天下大乱,这是你亲眼看到的,为什么还要学这一套呢?”唐太宗听后说:“不是您,我听不到这样的话。”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派人去魏征家清理书函得一表文,上面写着:“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唐太宗阅后感慨万千,命公卿侍臣将这几句话写在笏板上,并让大臣学习魏征“知而必谏”、公而忘私的精神。
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应用来观察别人,一只眼睛应用来观察自己。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乌鸦落在猪身上,只见人黑不见己黑”,这就是所谓的“见人之过易,见己之过难”。如果一个人、一个君王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那可就“善莫大焉”。
《战国策 齐策》有这样的记载:齐人邹忌相貌堂堂,但比不上城北的徐公,可邹忌的妻子、妾、客人都夸邹忌比徐公漂亮。邹忌据此上朝面见齐威王,纳谏道:“我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纵横千里,有一佰二十座城池,大王宫中的后妃和身边的侍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里的臣下,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向大王求助的。这样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是很深的。”齐威王听后,觉得非常在理,于是鼓励臣子及百姓纳谏,并给与不同的奖赏,结果,齐国得到大治。燕、赵、韩、魏等国听到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齐国没有出兵就在朝堂上战胜了其他国家。
独善其身 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它大概的意思是:失意的时候,就加强自身的修养;得志的时候,同时让天下人一起好起来。作为儒家的休养准则和处事态度,独善其身、兼善天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他那参透人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处于顺境时,不喜;陷于逆境时,不悲。他不把自己的名利得失放在心上,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无私坦荡的境界,使他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种大彻大悟之后的清醒,是一种超越世俗之后的轻松自在,也是一种一种为人处事的大智大勇,更是一种不计较名利得失的坦荡胸怀。范仲淹算得上“独善其身兼善天下”的标尺人物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曾写了《归去来兮辞》表明自己的心迹。其中写道:“整天抱着酒壶,斟了就喝,喝了又斟,从不让酒杯空底,这样慢慢地自斟自喝,看到院中的树木长势很好,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能和亲戚朋友们时常闲聊一阵,也善称人生一大快事。拿起琴,看看书,可以让人忘记世间的一切烦恼和忧愁,岂不美哉。”在这里,陶渊明的田园之乐是一种明哲保身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是消极的,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事方式,他和历史上的张良、范蠡一样,都是通过急流勇退,保全自身,在自由自在的后半生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独善其身兼善天下的人是具有大智慧的,正所谓“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法华经》有云:“身心寂而不动,以求无上之道。”意思是说,人应当以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向修行圆满的佛看齐。
待人从容 自我反省
清苦的环境能使人奋发图强,优裕的环境可使人腐化堕落。如果人们能深谙此道,自我反省,待人从容,就能矫正自己的过错,弥补自己的不足,做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
唐朝李景让【大中(八四七―八五九)进御史大夫,出拜西川节度使】,其母郑氏,年轻时就守寡,当时家境贫困,孩子幼小,是她亲自教育孩子。有一次她母亲的房子后墙塌陷,从破墙处找到许多钱。她祈祷说:“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如果天神怜悯我贫穷,那就希望让几个儿子的学问有成就吧,这些钱就不敢拿了。”说着就赶快把那些钱掩埋上,把墙修好砸实了。从上述言行看郑氏是女子中有远大见识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景让后来官位显达了,尽管如此,他有过错,母亲也绝不放过。李景让当浙西观察使时,手下有个低级军官不顺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