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抑郁的治疗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相抑郁的抗抑郁剂治疗 以下是德国专家组对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建议的整体协议(Walden etal.1999):作为一般规律,抗抑郁剂治疗(最好是SSRI或其他现代抗抑郁剂)与心境稳定剂合并应用治疗急性双相抑郁。在急性抑郁缓解后,至少持续这种合并治疗1个月;以后的6个月继续心境稳定剂的单一治疗。 双相抑郁的抗抑郁剂治疗 (七)?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抗抑郁剂在双相障碍中的年使用问题 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应用抗抑郁剂可能诱发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使循环频度增加,或促发快速循环发作。因此在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时应该慎用抗抑郁剂。 如果抑郁症状非常严重,且持续4周以上,既往发作以抑郁为主要临床相,则可以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前提下,合并应用抗抑郁剂。 一般首选安非拉酮,其次是SSRI,尽量不用TCA;文拉法新和米氮平的转躁作用还不清楚。 双相抑郁的抗抑郁剂治疗 对双相快速循环发作者,不宜使用抗抑郁剂。 对双相II型抑郁发作者,心境稳定剂与抗抑郁剂合并应用效果好。由于本型的轻躁狂很轻;如果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害,且病人乐于处在轻躁狂状态,可以考虑不应用心境稳定剂,而单独使用SSRI或安非拉酮(Frances et al. 1996)。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双相障碍的概念 1.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 2.一般呈发作性的病程;但可以以混合方式发作。 3.每次发作持续一定时间(躁狂至少1周,抑郁至少2周)。 4.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可以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一、双相障碍的概念 CCMD-3将反复发作的躁狂症作为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 在ICD-10及DSM-IV将其归于双相障碍(因为仅有躁狂发作的病例只有1%,而且这些病人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与预后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类似)。 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而在DSM-IV已经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 双相障碍的谱系 双相1/2:分裂性双相障碍 双相I:躁狂-抑郁症 双相I 1/2抑郁伴有延迟的轻躁狂发作 双相II:抑郁伴有自发的间断的轻躁狂发作 双相II 1/2:在循环性情感性格基础上发作的抑郁 双相III:抑郁和躁狂的发作仅仅是由于应用抗抑郁剂或其它的躯体治疗 双相III 1/2:由于物质和/或酒的使用(滥用)引起明显的心境波动 双相IV:在情感增高性格上的抑郁 Updated from Akiskal and Pinto (1999) ? 二、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 西方发达国家: 70-80年代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是3.0-3.4% 90年代 5.5~7.8% 发病年龄高峰是15-16岁,男女患病率近似 20-50%的病人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 双相障碍病人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 增加20% 约40%的病人合并有物质依赖。 中国双相障碍流行情况: 中国内地12个省区(1982):双相障碍的患病率仅为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 台湾省(1982-1987)是0.7~1.6% 香港特区(1993):男性为1.5%;女性为1.6% 台湾与香港较之大陆高35倍(有经济和社会状 况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是流调方法上的差异。 三、双相抑郁的抗抑郁剂治疗 (一)? 引言 有些国家如德国对急性双相抑郁首选抗抑郁剂是很久的传统; 在其他的一些国家,这个传统在现在的治疗中,仍然有明显的影响; 在美国等国家对这种情况增加了使用抗抑郁剂的限制(主要是基于抗抑郁剂诱发躁狂或快速循环型的危险性) 有些专家对于抗抑郁剂对单相和双相抑郁均有效的假说提出了质疑。 下面将综述在急性双相抑郁(主要是双相I型)使用抗抑郁剂的可能性、局限性和危险性。 ? 双相抑郁的抗抑郁剂治疗 (二)? 对急性双相抑郁抗抑郁剂的疗效 1.TCA应用的头10年,应用TCA治疗单相与双相障碍的病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迄今认为TCA对单相与双相抑郁均有效的观念仍然很普遍。但这些研究并未在双相抑郁的样本进行单独的观察。 2.现在有些遗传学和神经影象学的证据表明,单相与双相抑郁是生物学上的不同疾病单元,因此需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