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解秘课本都江堰.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秘课本里的都江堰 都江堰在苏教版通用技术课本上备受推崇,是被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工程典范,但是课本上对都江堰的介绍太简单了,很多原理弄不太明白,老师讲解的费劲,学生觉得很神秘。找了很多资料,汇总成以下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去都江堰,咋看觉得都江堰不过尔尔,无非就是用石坝拦水和分水以满足成都平原的生产和生活,并没发现其有多少伟大之处,何以世界各国的政要、专家、学者和旅游者来此参观、考察和观光,络绎不绝且日益增多呢?这么多人来这里到底是看什么?如果我们稍微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欣赏都江堰,核心在于欣赏其魅力独具的“水文化”。地球上的水作为一种自然景观随处可见,比如溪流、瀑布、湖泊、冰川、稻田等,但能集自然和文化双重意义于一体的水景屈指可数。毫无疑问,都江堰实乃个中翘楚。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前几年都江堰推出的城市形象宣传广告词“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中觅得端倪,一个“拜”字表达的是虔诚与感恩。那么,都江堰的恩情何在?都江堰的“水文化”究竟是何以体现的呢?让我们先从它的位置和概况说起。 如上图所示,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扼岷江的出山口,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建于公元前256年)、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领建者为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工程主体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自都江堰之建成,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也。”可见,所谓“天府之国”,早先是指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的成都平原,后来才泛指四川盆地。在都江堰建成之前,成都平原虽富饶但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季风气候影响到降水的多变性,水旱灾害不时发生,这对技术落后、以农为本的传统社会威胁极大。众所周知,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诱发社会动荡的事例不一而足,极端者甚至可以决定一个王朝的命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治理大江大河的水患,虽然治理的效果不尽相同,但足以看出水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而生活在成都平原的人们,幸运的是很早就遇到了李冰父子,遇到了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历久不衰,今天还发挥着远超往古的功能,这一点恐怕是李冰父子没有想到的,其不朽之处大抵可以从几点去考量: 第一,选址合理。重大水利工程的选址跟地质、地形、水文等条件直接相关,都江堰所在位置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又属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条件,从而使得水脉、水势乘势利导,实现自流引水,顺势灌溉成都平原。 第二,科学分水。都江堰工程的最大亮点是做到了科学分配岷江之水,其主要办法是运用了河流的弯道环流原理(如下图所示): 从图可知,位于岷江河道中心的鱼嘴(与金刚堤连为一体)将水一分为二,行成内江和外江,内江水经宝瓶口流向灌区,外江则主要用来泄洪。分水堤东侧是岷江凹岸(内江流经的部位),西侧是岷江的凸岸(外江流经的部位),这里弯道环流的表层水流流入凹岸后把被侵蚀的和过境的大量泥沙,由环流的底层水流再搬运到凸岸堆积,其中一部分泥沙在江心堆积形成规模宏大的江心洲(金刚堤),泥沙就会在洲头不断堆积、延伸,加之人工不断对它们修筑、加固和保护,形成今日之天然——人工金刚堤和鱼嘴。很显然,鱼嘴发挥了极为关键的分水分沙作用,如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河流主流线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大约6成的江水流入内江,另外4成的江水流入外江,从而可以保证成都平原灌区的用水量,简称“四六分水”;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河流主流线相对变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将6∕10的江水排入外江,而4∕10的江水注入内江。不难看出,鱼嘴在河道中的位置直接决定着分水的效果! 如果水量过大,宝瓶口会有效的阻挡水流进入,多余的水自动通过飞沙堰排入外江,所以飞沙堰的主要功能在于安全泄洪和排沙。另外,飞沙堰还得保证有足够水量流进灌区,由此自然涉及到飞沙堰的高度和长度问题,李冰解决此问题的良方是:深掏滩,低作堰。这“深”与“低”标准由什么来衡量呢?答案是卧铁(埋在内江河道底部)。都江堰每年引向成都平原的水量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岁修淘滩的标准就是淘见卧铁。卧铁以更加精细的方式成为天府之国的水之“度量衡”。为什么有天府之国,莫忘俯首水底的卧铁!可以说,有了卧铁的把关,“四六分水”更为精准,成都平原枯水季节有水可用,丰水季节无水之患。 第三.无坝引水。纵观世界上的水利工程,像都江堰这样无坝引水、顺势导流的例子凤毛麟角!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数水利工程无不以“高坝”闻名!一条条自然河流被拦腰截断,水的灵性荡然无存。然而,这种“堵水”的办法带来的负面效应实在太多了,由于泥沙淤积难以根治,工程的使用寿命受到限制,综合效益难以充分发挥。此外,“高坝”对河流生态环境和水文环境的影响更是深远的。正是认识到“高坝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