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oc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提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迅猛发展,传统村落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如何延续传统村落的命脉,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以江西省南昌县三江镇前后万村为例,在挖掘前后万村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分析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传统村落;前后万村;保护
[作者简介]闵忠荣(1963―),男,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院长、教授;徐 威(1991―),男,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22)
一、前言
农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传统村落承载着许多文化、艺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记忆,保留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1]前后万村,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坐落于南昌县三江镇境内,这座有着800年建村历史的村落正在承受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考验,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最佳契机。2013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前后万村也跻身于其中。
二、前后万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一)古朴纯真的自然环境
古村选址于赣抚平原地带,其东、南和西面都有河流、水塘,整个村子三面环水,村首沿鲤鱼塘有成片的杨柳翠竹,四季长青的杉树,碧水环绕,绿草茵茵,十分幽静。
村落处于水的怀抱中,村外田园阡陌,水塘遍布,村内植被覆盖良好,主要有松、樟、杉等树种,并有竹林间杂其间,突显了秀美的自然风光。古村北靠三江集镇,三面环水的环境,构成了前后万古村细腻的居住景观特色。村中古建筑以青、灰、木色为主色调,用色十分淡雅清新,田园、水、建筑完全融为一体,彼此映衬,共同体现了前后万古村古朴纯真的自然美。
(二)独具特色的村落格局
历经800多年,至今还保存着清晰完整的村落格局形态。前后万古村的整体布局是以水为主要元素规划,最为有特色的是其“双鲤望龙(垅)”的天然水体布局。所谓的“双鲤望龙(垅)”是依据其空间布局意境而言,古村三面环水,更有总赣渠在村东,可谓是处于水的怀抱,其余几塘相互连通,“鲤”比作前后万村,因其前后分明,所以称“双鲤”;村首的鲤鱼塘又叫鲤鱼垅。因鲤鱼与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三江的街道大都以龙为名,如乌龙街、红龙街、红龙头等,前后万古村隔着鲤鱼塘,两两相望,形成“双鲤望龙(垅)”之象,寓意子孙后代人才辈出,相互兴旺发达。
前后万村地势平坦,村内有多处水塘,村落整体呈花蕾形展开,以鲤鱼塘为中心,将古村分隔成南北两片区,即前万和后万。依托村内各方水体,以村内鲤鱼塘为中心形成三个建筑组团。鲤鱼塘四周的建筑大门基本都是面向鲤鱼塘。村内建筑布局紧凑,巷道空间狭小,注重使用功能,强调防火、防卫,村落格局独具匠心,处处体现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
(三)典型的赣中民居建筑形态
前后万村保存着一定数量的明代及较大数量的清代上下堂平面形制的中小型民居。其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结构和规模皆十分相似,都是天井式民居形式,但厢房很小,一般仅为一间,而正房宽大,三间五间的皆有,且进深很深,天井院落呈横向狭长之式,突出了正房与倒座房的体量,天井檐口处多设遮阳的滑动天窗。当地称这种布局为上堂下堂式。若为两进天井院,则三幢主房称之为上、中、下三堂式。前后万民居的正房明间皆为敞口厅,无外檐装修,且开间明显大于次间、尽间。敞厅作为会客、祭祖及家中活动之处,两侧次间为卧室。因为正房进深大,有的宅院将卧室中间隔断分为前后两间使用。一般正房有阁楼,作贮藏用。若为三进房屋,则中堂为客厅,而祖堂设在后堂。两厢作厨房或杂用。倒座进深较浅,在中间开设大门,两侧为卧室或杂用。天井院全部铺装,四周皆有排水沟渠,排出宅外。民居的外墙皆高出屋面。房屋山墙做成封火墙,形式各有不同,但外观稍觉丰富。外墙设小窗洞,窗户多为麻石雕窗,院落各房间采光主要靠内部天井院,房间内部光线幽暗,但较阴凉。民居的入口部分用凹进式的墙面,大门皆有石门框,双扇木板门,门上方有装饰的砖匾额,在上为瓦顶门罩,简单的仅用叠涩砖挑出,复杂的以木制挑枋挑出瓦顶,或做成垂花式样。本村民居一般用穿斗式木构架,部分住宅的堂屋亦用抬梁式,外墙为空斗砖墙,为防止盗匪挖墙进村,房子裙部多有3至4块麻石板砌接而成。出于用地的限制或功能需要,部分建筑单体形式出现多种变化,但主体房屋上下堂布局依然没变。
古村建筑的空间组合手法、装饰艺术、砌体结构等方面的工艺质量整体较高,尤其是石作、砖作方面做工非常细致,其精湛的工艺水平在南方众多原生态村落中也是较为罕见的。前后万古村上下堂形式的民居建筑形态在赣中抚河流域较为常见,作为本地区典型的民居类型保存,具有其特殊的价值。
(四)历史悠久的商贾之风
古时前后万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