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泼育冷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泼育冷水

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育泼冷水? “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是自我麻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观点被普遍认同: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成绩要比同龄的美国孩子 好,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   11月5日,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对这种观点毫不客气地泼了瓢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 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   丘成桐是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道出此言的,此前,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举办的 “21世纪的计算”论坛上做了演讲,北京高校有2500多名爱好计算的学生聆听了他的演 讲。   丘是被公认为是近1/4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在29岁时就攻克几何学上的 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因此在1982年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他迄今惟一获得该奖的华人。   “美国最好的学生真是好得不得了。”丘成桐说,应该这样比较,不管是美国,还是 中国,能进他所就职的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应该是这两个国家最好的学生。而两类最优秀的 人相比,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绝对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相反是要强很多。   教育界和社会上还有这种说法,认为中国的中小学生要比美国的学生数理化知识学得 多,比如,在某个年龄段,中国孩子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但美 国孩子加减法还做得磕磕绊绊。   “这也是错的,在美国比较好的中小学校里,中国学生念的功课,他们也都是要学 的,而且学得很灵活,绝对不是像中国那样填鸭式地教。一些好的学校,十一、十二年级 学生的微积分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但听说国内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学微积分。”   丘成桐在很多场合都举过这几个例子,几个来自国内一顶尖大学的学生找到丘先生, 求教一个几何方面的问题。丘成桐感到很奇怪,他们问的是一个微分几何方面的古典问 题,是学生们在读本科时就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还能说中国学生比国外学生学得好 吗?”   还有一次,也是北京某著名大学的博士申请到哈佛作研究。“一看他的论文,我吓了 一跳,程度低得一塌糊涂!坦白讲,还不如一些大学的硕士生。”丘成桐多次用这些例子 提醒,不能再对国内的教育盲目乐观。   学生们在听了丘成桐的学术演讲后,都希望他谈谈怎样才能成为数学大师。丘先生回 答:“我研究了30多年数学,对自己在数学基础上要求很严,希望能够尽量将自己的基础 打好。打好基础才能游刃有余。”   ■你说我说   也有人不同意丘成桐的观点,“国内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孩子多厉害呀,连着多 年占据金牌霸主的地位。美国孩子能行吗?”   其实这些讨论已经出现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当时就有学界专家告诫,别被 “奥赛”的光环蒙蔽。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选 手都是层层选拔的,并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得这么好。在我国,各种“奥赛”都带有明显的应试 教育痕迹,不再是培养兴趣的活动。   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数学博士的陈先生说,他非常同意丘先生的观点。陈先生本人 赴美留学之前在国内一所高校执教多年,“海归”后又在一家跨国公司负责和国内教育界 打交道,他的一双儿女正在接受美国的教育。   陈先生说,国内学生学的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根本不会灵活运用,即便学再多 的知识也是无用的。“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基础知识的概念?重要的不是会背书本上的知 识点,而是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的教育不看重会背多少公式,而是会用多少公 式”。   “我的知识结构注定我在很多方面都比我的美国同学差,或许在一些考试方面我能考 出不错的成绩,但要谈到创新,或者是设计什么新东西,我和他们有相当的差距。其实应 该这样考虑这个问题,只有很好地把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创新。这说明创新能力强 的美国孩子,基础知识是掌握得非常好的。我们对基础知识这个概念可能也有误解,认为 基础知识就是掌握的书本知识有多少,其实基础知识应该包括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方法。”陈先生说。   丁烁 2006/02/27 19:03:23 ? 回复本文 ? ?回复: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育泼冷水? 在一个论坛上看到的发言: Jacqueline (2004-02-29 21:05:22) 过来人给点advice: 我个人觉得早点出国不是坏事。反正即使你来了清华北大, 还是得花好多时间准备出国, 窝在这儿读硕士博士就整个给毁了(我跟我的同学都是读了七八年才开始明白为什么不能 在这儿搞Science)。有些事情如果决定了要去做的话迟做不如早做。唯一的不足就是可能 没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中国的文化,如果你原来没有足够的根基的话。

文档评论(0)

ggdxyz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