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古代咏鸟诗三首研究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专题——鸟 古代咏鸟诗三首 闻燕 —— 韦应物 池鹤 —— 白居易 迎燕 —— 葛天民 闻燕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也,高斋闻燕来。 韦应物(737~791),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 两卷本《韦苏州诗集》、 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古诗大意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的南部下着冰冷秋雨的夜晚,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赏析“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作 者内心的悲哀、凄凉。 赏析“淮南秋雨夜,高斋闻燕来” 借景抒情,其中秋雨绵绵不断,衬托 诗人一言难尽的秋思,渲染了萧瑟、凄 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了诗人的孤独。 主题思想 全诗语言淳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 主要表达了思念家乡的情感,也含蓄了 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了广 阔的想象空间 。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古诗大意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 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短尾消失。 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 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赏析“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描写鹤的生活环境,风度品格,突 出形象美。 赏析“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颔联采用拟人,比喻写鹤的外形特征, 突出色彩美。这里“丹砂”,来比喻丹顶鹤 头上的皮肤,“白雪”比喻白色短尾。“恐” 和“疑”,是人格化的描写。 赏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采用对比,诗人把丹顶鹤与鸬鹚相比 反衬写鹤的风姿超群,不事权贵的心灵 美。把丹顶鹤和鹦鹉相比,意在突出丹 顶鹤的高洁和傲骨。 赏析“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运用设问写鹤的鸣声,突出声音美。 主题思想 本诗借物抒怀,以鹤自喻,表达了诗 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一个“怅”字体现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说明他追求现实的田园生活。 *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