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古老建筑--艺术赏析课题.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的古老建筑 ——艺术赏析 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建筑赏析 时代:东正教 风格:拜占庭建筑风格 类型:宗教建筑 建筑含义: 神圣的教堂是当时的城市中心,而统治者对教堂所投注的心力不难看出统治者藉由对宗教的奉献、夸示帝国的权力与财富,而对周遭地区施与影响力的用心 美学分析 形式: 希腊式十字架造型,拱门、扶壁、小圆顶等 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窿重量的建筑方式,以便在窗间壁上安置又高又圆的圆顶 。 空间: 角度多变,令人目不暇接,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让人仰望天界的美好与神圣。 比例:布局集中,俯视成十字架 韵律:宗教感,气势恢弘,典雅超俗 平衡:主从关系明确 材料:清水红砖,大理石,木 装饰:除了各种华丽精致的雕刻之外,也包括运用有色大理石镶成的马赛克拼图,窗子细长,有立体感 色彩:外表朴实无华,庄严肃穆,室内装饰华美 与近代时期建筑的区别:都反映了时代精神 东正教堂建筑往往用圆尖顶(俗称洋葱顶),上设十字架 ,塔楼多为圆筒形,下部屋顶用帆供承托上部圆顶,建筑多集中布局,平面上往往有两条十字交叉的对称中轴线,外面的形式以墙为主,窗子细长,上部,用圆弧为顶,这种建筑早在东罗马时期已经形成,后来传到俄罗斯,如著名的莫斯科红场上的伯拉仁诺大教堂,也是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 典型的东正教堂建筑还有圣母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 今天,圣索非亚大教堂做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庄严,依然撼动每一个参观者的心。 哈尔滨的巴洛克建筑 教育书店是巴洛克建筑代表作品 历史: 教育书店建于1918年,原为日本的松浦洋行,俄国侨民会也曾占用过这座建筑,解放以后,这里曾作为外文书店,如今是新华书店所属的教育书店,该建筑是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它与马迭尔宾馆,道里秋林、妇儿商店等具有特色的建筑共同创造并影响着中央大街的风貌。 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那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建筑师们以自由奔放的格调来表达世俗情趣,一反僵化的古典形式,于是形成巴洛克建筑风格 该风格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领域都发生影响,一度风靡欧洲。上世纪,也波及到移民城市的哈尔滨。  建筑特点: 其外观华丽,造型生动,装饰复杂,轮廓丰富。深红色的阁楼、孟沙式的屋顶和形体多变的半圆穹窿创造了优美的天际线。 巴洛克建筑概说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后,在宗教和宫廷文化中显现出来的一种风格,不仅仅是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 巴洛克风格与文艺复兴风格的区别:   现象上来看是文艺复兴的发展,实质上是文艺复兴的蜕化,理念上很不一样。   后者强调人文主义,巴洛克变得很异样,扭曲,光怪琉璃,但不失庄重、雄伟、富丽堂皇,具有适合君主的贵族精神。 巴洛克建筑实例 意大利圣卡罗教堂 法国巴黎卢浮宫,凡尔赛宫 在法国的巴洛克理念延续很短,不久就出现了古典主义风格,法国的巴洛克风格比较弱其实就是洛可可加上古典主义的结合。18世纪上半期,“洛可可”风格,基于巴洛克,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如凡尔赛宫。这个时期效仿古罗马建筑形式称为古典主义时期,建筑显示出庄重而又明快的气氛。代表巴黎的雄狮凯旋门。       新艺术风格 巴洛克建筑的特征    具有强烈的庄重、对称特征 强烈的凹凸感、立面上形成阴影,很有力感 强调曲线、曲面、有扭曲、异样、新奇感 多修饰,往往用许多雕塑和浮雕,使产生丰富 而动感,多用双柱廊形式,使形象更丰富。 运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形式适当变异,如断山花,重叠山花,巨型曲线,以突出个性。 历史、风格及建筑特点 道里秋林商店(中央大街137号)建于1919年,原为俄国商人伊雅·秋林经营的秋林商行道里分行,后改为秋林百货商店。建筑物主体三层,各层间以腰线分割,自上而下窗口逐渐缩小,显现出稳定感;画龙点睛式的一樘三心挟券圆形扁窗为新艺术运动建筑特色定了性,砖混结构,属新艺术运动风格,是哈市Ⅰ类保护建筑。 在哈尔滨世纪之初建筑中,以“新艺术”风格占多数,且大多为办公建筑、居住建筑、文教建筑及交通建筑。作为当时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风格,“新艺术”应用于这类大型建筑,成为沙俄藉以夸耀其实力的工具,然而许多商业、服务业建筑却以豪华奇特取胜,以繁琐的装饰创造热情的氛围,南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