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玻璃试方验法-gbt5173.2.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汽车安全玻璃试方验法-gbt5173.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光学性能试验?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标准代码:GB/T 5137 点击量:35 评论数:0   页面功能 【字体:大中小】【打印】 ? ??????前   言 ????????GB/T 5137《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第3部分:耐辐照、高温、潮湿、燃烧和耐模拟气候试验; ????????——第4部分:太阳能透射比测定方法。 ????????本部分为GB/T 5137的第2部分。 ????????GB/T 5137的本部分修改采用ISO 3537:1999《道路车辆 安全玻璃材料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与该国际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国际标准中的“定义”部分; ????????——将“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中冲击点的位置及示意图,改为与GB 9656-2003相一致。 ????????本部分代替GB/T 5137.2—1996《汽车安全玻璃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5137.2—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4.透射比试验”改为“4.可见光透射比试验”; ????????——4.1可见光透射比试验目的改为:“测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见光透射比”; ????????——5.1副像偏离试验的试验目的改为:“测定主像与副像间的角偏离”; ????????——将“7.破碎后的能见度试验目的改为“7.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 ????????——7.4.3中冲击点的位置及示意图保持与GB 9656-2002相一致; ????????——将“9.反射比试验”改为“9.可见光反射比试验”; ????????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乐、韩松、陈峥科。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5137.2—1985、GB/T 5137.2—1996。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1 范围 ????????GB/T 5137的本部分规定了汽车用安全玻璃的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汽车安全玻璃(以下简称“安全玻璃”)。这种安全玻璃包括各种类型的玻璃加工成的或玻璃与其他材料组合成的玻璃制品。 ????????2 试验条件 ????????除特殊规定外,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 环境温度:20±5℃; ????????b) 压力:8.60×104Pa~1.06×105Pa; ????????c) 相对湿度:40%~80%。 ????????3 试验应用条件 ????????对某些类型的安全玻璃而言,如果试验结果可以根据其某些已知的性能所预测,则无须进行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试验。 ????????4 可见光透射比试验比 ????????4.1 试验目的 ????????测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见光透射比。 ????????4.2 试样 ????????应使用制品或试验片,试验片可以从制品上相应试验区域切取。 ????????4.3 仪器 ????????4.3.1 ????????光源:白炽灯,其灯丝包含在1.5mm×1.5mm×3mm的平行六面体内。加于灯丝两端的电压应使色温为2856K±50K,该电压稳定在±0.1%内。用来测量电压的仪表应有相应的精度。 ????????4.3.2 光学系统:(见图1)由焦距f不小于500mm并经过色差校正的两个透镜L1和L2组成。透镜的净口径不超过f/20。透镜L1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应能调节,以便获得基本平行的光束。在离透镜L1 ????????100mm±50mm处远离光源的一侧装一光阑A1,把光束的直径限制在7mm±1mm内。第二个光阑A2,应放在与L1具有相同性能的透镜L2前,光源的成像应位于接受器的中心。第三个光阑A3,其直径稍大于光源像最大尺寸的横断面,应放在接受器前,以避免由试样产生的散射光落到接受器上。测量点应位于光束中心。 图1 可见光透射比τr的测定 ????????4.3.3 测量装置:接受器的相对光谱灵敏度应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规

文档评论(0)

yd3272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