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谐趣就是诙谐供参考学习
机巧、诙谐、有趣谐趣就是诙谐、有趣。谐趣在艺术上最大的魅力是什么?就是一个“趣”字。谐趣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或揭露,或批判,或讽喻,或嘲谑,或玩笑、或戏说,千姿百态。最常见的谐趣表现体裁是诗和对联。所以也分别单独称之为谐趣诗和谐趣对联。其他的如词、曲、赋和民谣、歇后语等文学形式也有不少采用谐趣法来表现的。几乎所有可用于谐趣对联的修辞方法都可用于谐趣诗,而由于诗的句数多于对联,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更多,表现方式就更丰富。
以谐趣感染、吸引读者,比板起脸来说教,自然高明百倍。袁枚《随园诗话》引了一首《戏咏箸》:“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咸酸中,能知味也否”,嘲讽官场中病态人格,可谓寓庄于谐。袁枚自作的《遣兴》诗:“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作者以别出心裁的比喻、戏谑的笔调,表明自己作诗的态度和见解,给人以深刻印象。
戏谑诗和打油诗同属于谐趣诗的范畴,唯一的区别是,戏谑诗一般是文人故意为之,或含蓄或直露的营造出意味深长的谐趣效果;而打油诗通常是老百姓的创作,浑然天成,自然而然的达到质朴无华的谐趣效果。谐趣多调侃,无论戏谑诗还是打油诗,一般都是有调侃的意味在里面的
换句话说,戏谑诗是一种文人的游戏,多少有点戏说、开玩笑的意思;打油诗是民间的笑谈,多用俚语、俗语、大白话。打油诗和顺口溜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这里先说说戏谑诗。
戏谑诗是用诙谐的表现手法来达到或揭露,或批判,或讽喻,或嘲谑,或玩笑的目的。戏谑诗通常是意在言外、言犹未尽,有点戏说的感觉,却又不仅仅是戏说。
戏谑诗。古称“俳谐体”。其特点是追求调笑戏谑,制造幽默诙谐。“俳谐”一说,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索隐》:“姚察云,滑稽犹俳谐也”。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辟有《谐隐篇》,说“谐”是“浅辞会俗皆悦笑也”,“隐”是“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显然,这里的“谐隐”和“俳谐”相近。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序说》说:“按《诗·卫风·淇奥篇》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此谓言语之间耳。后人因此演而为诗,故有俳谐体、风人体、诸言体、诸语体、诸意体、字谜体、禽言体”。这里的“俳谐体”,就是戏谑诗。
戏谑诗古已有之。《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非鸡之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非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写凌晨两口子的对话,可谓戏谑风趣。至晋代,大诗人陶潜开始自觉地在作品中创造戏谑意味,如著名的《责子诗》:“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宝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滞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子粟。”诗故意“家丑外扬”,说他的几个儿子如何懒惰、懵懂、顽劣,何其幽默风趣。
至唐代,戏谑诗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很多戏谑诗。李白的《戏赠杜甫》云:“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曰卓午。何故别来太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郭沫若曾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引此诗说李白多么瞧不起杜甫,其实,此诗是善意的调侃,开开玩笑罢了。杜甫的戏谑诗则更多。胡适曾说:“陶潜与杜甫都是诙谐风趣的人,诉穷说苦,都不肯抛弃这一点风趣。” 据清代钱谦益的《草堂诗笺》所列杜诗,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以“戏”为题的诗组,就有二十一组之多。如《戏为六绝句》、《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戏赠友二首》等等。明末清初金圣叹在他的《杜诗解》里说:“先生凡题中有戏字者,悉复用滑稽语。”
在杜甫的其他诗作中,幽默之句,也时常有之。卜居成都草堂时,杜甫有《客至》一诗。诗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又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朴素戏谑,似风俗画。又如人所皆知的诗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评曰:“其优游愉悦之情,见於嬉戏之间,则又异於秦益时矣。” 杜甫不仅创作了大量带戏谑风格的诗歌,而且还明确提出了“俳谐体”,曾作《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其一云:“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龟,顿顿食黄鱼。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晚唐李商隐也曾作《俳谐》诗。诗云:“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年华有情状,吾岂怯平生。”
唐僖宗年间,书生于佑在御河桥畔,发现了一片题有诗句的红叶: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他细细地看罢红叶题诗,也马上写了两句诗,投入了御河:
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这片红叶被题诗的宫女韩翠屏收到之后,爱的种子便在心中萌发。又经过十年的煎熬,二人终结良缘。大喜之日,韩又写诗一首: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年幽思满情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诙谐中含着酸楚、戏谑中却又欣慰。这诗恐怕也算历史上第一首征婚诗了。
晚唐诗人李涉,为人正直,洁身自好,曾任几年太学博士,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谈词汇量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关系供参考学习.doc
- 谈语文知识的记忆供参考学习.doc
- 谈诽谤罪的举证责任供参考学习.doc
- 谈谈对联供参考学习.doc
- 谈谈总分脉络文段供参考学习.doc
- 谈说课课品.ppt
- 谈谈潘金莲的婚姻生活供参考学习.doc
- 谈谈我的语文观(详细版)供参考学习.doc
- 谈谈跆拳道对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影响供参考学习.doc
- 谈骨气课品.ppt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