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现实的爱情对话供参考学习
超现实的爱情对话
——论林徽因的爱情诗创作—
[摘 要]以林徽因诗作中的对话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与徐志摩部分诗作的互读,揭示林徽因爱情诗波澜起伏的心理内涵及其所反映的“诚”的文学观。
[关键词]林徽因; 爱情诗; 对话 “诚”的文学观
读林徽因的诗,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她似乎对代词的使用情有独钟。笔者曾经作了一个比较精确的统计: 在林徽因留存于世的 60 余首诗作中 “你”出现 174 次 “我 ”出现 132 次 “这 ”出现100 次 “那”,出现 90 次,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合起来33 ,13 ,16共出现 62 次( “他 ” 次 “她 ” 次 “它 ” 次 ) ,
“谁”,出现 32 次 “自己”出现 18 次 “什么 ”出现 14次 “我们”出现 11 次 “哪”出现 6 次……
这些代 词 为 何 在 林 徽 因 的 诗 作 ( 尤 其 是 爱 情?”“ ”“ 、之类的语诗) 中频频出现 “你 、 我 、 这” “那 ”词一般用于对话的语境,便于诗人倾吐内心真实的情感,揭示潜在的心理秘密。从接受效果上讲,代词使读的使用极易把读者引入诗人所营造的话语场,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在不知不觉中,读者像诗人的一个听众,听她在极致的宁静中缩短,发出心灵的交响。
对于把毕生绝大部分精力连同自己脆弱的健康都奉献给了中国古建筑研究事业的林徽因 ,诗歌绝对谈不上是她的全部生命。如果一定要为她的诗歌创作找一个充分的理由,那是因为她可以借助诗歌“,,,抒写 灵感 ” 珍 藏“记 忆 ” 抑 或“空 想 ” 抑 或“冥。思” 也就是说,写诗赋予她现实之外的对话空间,是她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姿态,是她安放情感的理想之乡。
林徽因是一位至情至性的女子,也可谓情感的“ 字 既让她收获了令无数女性歆大赢家。一个 情” ,羡的幸福,也让她背负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负荷。 其“,父林长民生前诗云 万种风情无地着 ” 用来概括她,的一生是再恰切不过。因了这“万种风情无地着 ” 才需在现实之外为满溢的情感找一处安然的栖所 。
在林徽因的诗作中,爱情诗大约占了三分之一而且几乎全是以对话的笔法诉说诗情以上的比重,的。与谁对话? 为何要在诗中对话? 在现实中不能言说吗? 究竟又说些什么? ……诸如此类的疑问不可避免地牵引出情诗背后的本事以及诗中的另一位“。主人公 你” 当然,读者对文学作品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解读方式,甚至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接受,笔者物 事坐实,但对林并不主张一定要将作品中的人、 、徽因爱情诗的研究,却无法绕开她与徐志摩之间那段浪漫而带有悲剧色彩的恋爱故事 。
林徐康桥之恋曾在民国时期的上层文化圈传为美谈,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随着电《视连续剧 人间四月天》在海峡两岸的热播,林徐恋连学界亦对此大做文情重又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章: 陈子善问“林徽因没有爱过徐志摩吗 ” 反驳梁“从诫 为什么徐爱林,林就非得爱徐呢 ”的说法 ;,陈学勇著长文《徐志摩、林徽因“恋情 ”考辨 》 并与[2]“苗学原商榷 如何解剖徐志摩情爱问题 ” ; 韩石山[3]
“则依据史料细说 林情徐爱有多深” ……
事实上,林徽因的诗歌文本中是不难寻出诗人的真实心迹的。倘若将林徽因的爱情诗与徐志摩的某些诗歌进行互读,更是不难捕捉到辉映于字里行或直白,或矛盾,或理智,句句间的不了情。或含蓄,皆是深挚隽永的爱情和弦。那份超越于世俗之上的那份心领神会的默契,那份相互之间的懂得,纯净,令人感动,却不容亵渎。它们只属于诗人自己。
《那一晚》是林徽因最早发表的几首诗之一,而且是经由徐志摩之手发表的。诗中吐露出诗人积压多年的心声,一开始即把笔触伸向遥远的过去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 /着密密的星。 /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接连三个那一晚”将多个时空由远及近组接,“”“串起牵手、分手”的情景,是在回忆,也是在告诉“你” 那些回忆 “我 ”:,,从不曾遗忘 “你 ”该知道的。
这几行诗句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徐志摩作于 1926《。年的一首短诗 偶然》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里也说过 “母亲告诉过我们,徐志摩那首著[4]《”名的小诗 偶然》是写给她的。 从诗的内容上看,《那一晚》确为对《偶然 》的回应。 且看《偶然 》的第二节:/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对于把毕生绝大部分精力连同自己脆弱的健康
不难读出,徐志摩写作此诗的心情是甚为复杂的,表面上像是在劝林忘掉过去,实际上是在劝说自己从过去抽身,因为他此时已与陆小曼交好,而林正与男友梁思成留学美国,他只有告别无望的过去,才能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