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一、地球的圈层构造
1、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差异可将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其中,地壳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两个层位。
2.肉眼鉴别矿物所依据物理性质主要有:
1.颜色 2.光泽 3.透明度 4.条痕
5.硬度 6.节理、断口 7.特性
(1)白色矿物形态呈菱面体,具玻璃光泽,存在三组完全解理,滴上稀盐酸后,出现强烈起泡现象,该矿物有可能是( C )。
A、石英 B、正长石
C、方解石 D、白云石
(2)方解石和白云石:共同点:白色、菱面体、玻璃光泽,三组完全解理;
不同点:方解石遇稀盐酸剧烈气泡;白云石粉末遇稀盐酸气泡,遇浓盐酸强烈气泡。
矿物鉴定常用方法:
4、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1.2岩浆岩
一、根据冷凝成岩的地质环境不同,岩浆岩可分两类:
侵入岩—— 浅成岩、 深成岩
喷出岩(火山岩)
二、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的产状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
受地质条件影响,岩浆岩的产状可分为:
1.侵入岩——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
2.喷出岩——熔岩流、熔岩被、火山口、火山锥
三、岩浆岩的结构——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岩浆岩的结构分类。P17、18.
四、岩浆岩的构造: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即岩石外表的整体特征。主要取决于岩浆的冷凝环境。
1、岩浆岩常见的构造:
(1)块状构造:常见于喷出岩和侵入岩中
(2)流纹状构造:仅为喷出岩所特有
(3)气孔状构造:多见于喷出岩中
(4)杏仁状构造:多见于喷出岩中
五、岩浆岩的分类
1、P19,表1-3。记住其结构、构造及代表表岩。
2、岩浆岩的简易鉴定方法。
六、岩浆岩的特征
(1)深层岩:岩性均一,致密坚硬,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强。为理想的建筑场地。如,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2)浅层岩:颗粒细小的岩石强度高,不易风化。但当小型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部位岩性不均一时,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透水性大。如,花岗斑岩、闪长玢岩、辉绿岩等
(3)喷出岩
原生孔隙和节理发育,产状不规则,厚度变化大,岩性很不均一。强度低,透水性强,抗风化能力差。如孔隙、节理不发育、颗粒细,则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也属良好建筑地基。 如,流纹岩、粗面岩、安山岩、玄武岩等。
1.3沉积岩
沉积岩: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环境下,各种既有岩石遭受外力地质作用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过程而形成的岩石。
1.沉积岩的形成
??风化、剥蚀阶段
??搬运阶段
??沉积阶段
??硬结成岩阶段。成岩作用有三种:压固、胶结、重结晶。
3.沉积岩的结构:指沉积岩颗粒组成、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4、沉积岩构造: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层理是沉积岩最基本、最特别的构造。
(1)层理构造:岩石各组成部分在颜色、矿物成分、碎屑颗粒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变化所形成的成层现象。
层理是沉积岩最基本、最特别的构造,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常见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2)层面构造:岩层层面上遗留的痕迹。
如波痕、雨痕与泥面干裂痕迹
波痕:层面呈波状起伏现象,由流水或风引起
泥裂:由滨海或滨湖地带泥质沉积物暴露水面失水收缩而成。
(3)结核:成分、结构、构造及颜色等与围岩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些矿物质团块。
(4)生物成因构造: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特征,在沉积物中形成的构造
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化石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其它岩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5、沉积岩的分类
见P26,表1-4。记住其结构、构造及代表表岩。
石灰岩:常温下遇稀盐酸剧烈起泡
泥灰岩:常温下遇稀盐酸剧烈起泡并留有白色泥点
白云岩:常温下遇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成粉末后起泡
1.4变质岩
变质岩:是原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由于温度、压力及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的作用,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变质岩的成因—变质作用
1、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
温度
压力
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2、温度
引起变质作用的热源:
(1)炽热岩浆带来的热量;
(2)地壳深处的高温;
(3)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摩擦热。
1、温度—大部分的变质作用都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
(1)促使岩石发生重结晶,形成新的结晶结构。
石灰岩——大理岩
(2)促进矿物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变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超导磁体案例研究:设计和运行要点_随笔.docx VIP
-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eviews.doc VIP
- AQT-9009-202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docx VIP
- 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练习题5篇.pdf VIP
- 运输测试报告.pptx VIP
- Unit 1 Face Valu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x VIP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其应用没章思考题练习题参考答案.pdf VIP
- 常用公制螺纹量规尺寸标准对照表(NEW).pdf VIP
- icu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中学生如何正确交友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