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铎-脉绝阐微供参考学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士铎-脉绝阐微供参考学习

陈士铎著《脉绝阐微》 目录 鬼真君脉诀序 洞垣全书脉诀阐微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妇人小儿脉诀 鬼真君脉诀序 《脉诀》 自王叔和传后,世鲜其人,谁知叔和止注《脉经》 ,误传有《脉诀》 也。叔和既无《脉诀》 ,何传《诀》 而不传《经》 ,以《脉经》 之多不及《脉诀》 之约也。然《脉经》 始于高阳生,非叔和原文也。铎遇云中逸老于燕市,传法之备而不传《脉经》 者,以《素问》 《灵枢》 二书言脉之多也。虽然于多之中而求其约,安在必求脉于《灵》《素》 哉。鬼真君名臾区,云中逸老弟子也。貌甚奇,面长尺有一寸,发短而鬈,深目鼻高,耳垂下且大,非凡近士也。且岐天师备传方法,何不传于铎。因授是书,皆切脉法也。夫真君为天师之徒,天师传道之备,胡真君传脉之约乎?盖病分脏腑,若脉则传脏而不及腑,宁脉与病异哉?不知病必兼脏,而脉不可兼脏也。《灵》 《素》 二书有时合而言之,何今传《脉诀》独与病殊乎?以脏病而腑亦病,腑病而脏亦病,故治脏而腑在其中,切脏而腑亦在其内,又何必合言之。所以单言脏而不及腑也。真君之传,虽出于天师,亦真君之独见也。传止五篇,其言约矣。然皆言脏之文,治脏不可通之治腑哉。 洞垣全书脉诀阐微 第一篇 鬼真君曰:脉理甚微,原非一言可尽;人病多变,又岂一脉能包。论其阴阳,别其生死,察其脏腑,观其症候,既上中下之宜分,必寸关尺之自定。左寸心,左关肝,火木宁无至性;右寸肺,右关脾,土金本有深情。惟两尺为肾,水火实难分配;中间是命,左右还可同观。三焦别上中下以相诊,余经合寸关尺而共视。盖部位乌容倒置,辨贵分明,而表里何必细分,不宜拘执。虽按指以三部为法,数息便悟断经。顾看脉以五脏为主,知脏即通治腑。察四令之节气,春夏异于秋冬;审一日之晷时,寅卯殊于申酉。大约逢克则凶,逢生可救,我生则缓,我克难医,因五行而推断,举一隅而可知。弦似乎紧,涩似乎微,浮与芤相反,沉与伏宁殊,洪同实状,弱带濡形,辨之既清,病将安遁。故急则为痛,弦则为风,紧则为邪,缓则为虚,微则为冷,数则为热,滑则痰多,涩则郁塞,洪为火旺,大为血干,沉为阴寒,迟为困乏,小者气衰,细者血涸,浮者气升,伏者脉结,芤多失血,实多壅气,弱是阴亏,濡是湿犯,长是正气之和,短是邪气之克,代为正气之衰,革为正气之脱,结为邪气之搏,促为正气之耗,动有变动之机,静有安宁之喜,毛主火之将旺,石乃水之极沉,耎是力薄,坚是邪深,钩为气血之和,躁为气血之燥,搏击指而有太过之虞,散去指而无可留之状。脉嫌其绝,脉贵其平。既知各脉之异同,可断诸症之常变。然而诊脉必须得时,要在日之平旦,按指原无异法,贵取气之甚清,自然虚实易明,盛衰易辨矣。 陈士铎曰:脉理之不明也久矣,以致看病不真,用药寡效,是脉之精微不可不讲也。然而精微出于浅近,过求乎窈杳,反致失之。此鬼真君脉诀之妙,妙在浅近,使人人易知而深入也。 又曰:脉有阴阳之不同,王叔和分七表八里,似乎切脉之分明。不知无一脉无阴阳,非浮为阳而沉为阴,迟为阴而数为阳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中消息,全在临症时察之,心可意会,非笔墨能绘画耳。 又曰:十二经各有脉,分十二经看之,自然玄妙入神。然一而过求其精,反失其约。盖五脏之脉,能统摄七腑,腑病治脏,脏安而腑自安,故脉诀止消言脏而不必言腑也。 又曰:切脉以呼吸为准,一呼脉二动,一吸脉二动,为是平人无病之脉,有余不及皆病也。世人切脉,多以三指齐按于寸关尺,以候各脉,焉得备观其阴阳虚实邪正之分哉。必须先以一指观其左寸,后及左关,又及左尺,然后又及右寸,又及右关,又及右尺,逐部分别,再以三指准之,则何异何同,始了然于胸中。见浮言其风,见沉言其积,见迟言其痛,见数言其热,自能阴阳莫逃,邪正有别,虚实不淆矣。 又曰:春夏秋冬长夏各有定脉,《内经》 已详言之矣。春主弦也,夏主钩也,钩即微洪之意,秋主毛也,冬主石也,长夏主耎弱也。太过不及,均是病徵。尤不可见者,克我之脉也。如春宜弦而见毛,夏宜钩而见石,及至秋冬,未有不病者。余可类推矣。 又曰:脉随血而行,而血随时而运。病脉行至克我之脉,则病必重,行至生我之脉,则病必轻。盖金脉逢金时必旺,木脉逢金时必衰,故木病值寅卯则木当其令,逢申酉则木失其时。观寅卯申酉之旺衰,即知金木之病情症候矣。即一木而可通之火土水金,即寅卯申酉而可通之子午巳亥辰戌丑未也矣。 又曰:脏腑之病,虽各不同,要不外五行之生克,逢生则病易愈也,逢克则病难痊也,我生则泄我之气,我克则劳我之神。脏腑为战争之地,胸腹为角斗之场,敌则扫除,而斩杀甚多,伤损必过矣。调停于生克之间,和解于败亡之内,仍于金木水火土而善用之也。 又曰:脉有相似而实不相同者,尤宜分辨。盖脉似相同,而病实各异,一经错认,死生反掌,可不慎欤。 又曰:脉之秘诀,大约三十八字尽之,而每字实有秘要,非一言可尽也。既非一言可尽,而鬼真君何以每一字皆用一言以诏示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