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展史6供参考学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发展史6供参考学习

香港发展史 第六讲 香港文化的雏形 (一)香港文化的雏形 一、宗族文化 宗族在中国历史上处于重要的地位。 它是历时最久的、几乎与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并存的社会群体, 还是古老的合法民间组织。 它的文化—— 家族文化及与之密不可分的家庭文化, 又是可能具有普世性的文化资源。 从香港宗族的组成状况、分布空间、它的兴衰历史, 到民间宗族的建设、宗祠、家塾、祖坟、规范与祖训; 宗族的活动、祭祖、修谱;族人间的人际关系; 宗族与村落关系;宗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 这些方面至今都可以寻觅到历史上的痕迹。 中国民众秉承的观念: 哪里有他的宗词,哪里就有他的精神寄托。 乡村和小镇是祖庙祖坟所在地, 也成为宗族文化的发源地, 是民风习俗的温床, 是真正的家,真正的归宿, 真正的安全所在。 所以中国向来的传统是“小难避城,大难避乡”。 宗族文化的作用: 第一,凝聚的作用,更多体现的是政治意义; 第二,娱乐的作用,更多体现的是文化意义. 民间的活动主要在2个层面: a,个人及家庭的; b,社会群体的. 二、宗教文化 宗教是最早的人类文化活动之一 约公元前1万年前原始宗教出现; 约公元前6000年前 古代两河流域、小亚细亚、 希腊、罗马、印度和波斯 等地原始宗教和古代宗教盛行。 1,佛教的传人和发展 A,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 B,作为主体的内地人迁徙来港; C,多种情感和希冀的融合. 自从1993年香港宝莲寺大佛开光以来,香港凸显亚洲佛教圣地的地位. 2007年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中国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及重走唐僧西行路组委会,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办以“感恩神州,祈福中华”为主题的“万众供佛齐天祈福盛会暨大型梵乐演唱会”。 这次盛会是中华地区一次团结和谐的大型佛教盛会。 首次恭请两岸四地南传、汉传及藏传三大语系诸山长老,包括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 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淨良长老、 澳门佛教总会会长健钊长老、 联同500位大德高僧、居士,率领12500名高僧、信众,借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机会,以感恩之心,一同祈求香港及中华民族繁荣安定。 农历四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佛诞,宝莲禅寺率先举行盛大浴佛仪式和佛诞法会,其间住持智能大和尚透露,万佛宝殿已动工,两年后完工。 2、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 基 督 教诞生于罗马帝国时期, 公元7世纪在希腊分裂出东正教; 公元16世纪又分裂出新教。 但是基督教一直对西方社会文化 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现依然是大部分西方人所信奉的宗教。 1850年3月第一任主教史美到香港。 A,大批西方传教士把香港作为 进入中国大陆的基地和必经之处; B,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宗教场所的建立; C,教会学校的开办. 香港城市名片 皇后码头的牌匾、 天星码头的钟鸣、 电车的叮当、 莲香楼的早茶、 文武庙的香火…… 这些是香港的历史见证, 也是香港人生活的记忆, 讲述的是香江的沧海桑田。 三,教育 1,早期教育的开展. 香港自大族迁入以后,为提升宗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及统治权力,开始兴办教育. 最早为北宋邓族创办的力瀛书院.香港政府设立之初对教育发展的原则:由社会民众团体自愿办学.港岛最早的中式学校是学塾,1844年共有7间. 2,教会学校的设立.但其宗旨仍以传教为主. 1842年从澳门迁来的马礼逊纪念学校成为香港第一所西式学校. 1848年沙尔德圣保罗女修会在湾仔设立会堂. 3,中央书院华人学校的产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香港进行教育改革: A,成立教育局,对教育采取干预政策; B,停办部分皇家书馆; C,新建中央书院对中国人开展中文教育, 孙中山等人都是中央书院的毕业生; D,一些慈善团体设立义学,提供中文教育. 1860年拔萃书院开学,孙中山也曾就读该校. 4,第一所高等院校香港大学的建立.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鉴于没有能力发展全民教育, 香港的教育政策一直以精英教育为主. 1907-1912担任总督的卢亚. 其间筹办香港第一所大学香港大学. 由于财政紧张,不得不依赖官绅资助. 1910年3月香港大学正式奠基,卢亚为首任校长. 港大成立后,归并了西医书院和香港工学院,加设 文学院.最初 医学院21人、 工学院31人、 文学院20人、 学生人数 仅有72人. 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简称EIU) 公布2005年全球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排名,全球排名第一为西班牙的IESE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Navarra 。 香港大学由上次的第68名打进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