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冲天柳永 赏析课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鹤冲天 柳永 作者其人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柳永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影响极大,“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苏轼门下的秦观、黄庭坚等都深受其影响。词作内容一是叙写都市繁华,这类词作约占全部词作五分之一,代表作如《望海潮·东南形胜》,以及汴京元宵之夜的《迎新春》和清明踏青的《木兰花慢》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关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南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六里有一则记载,与这首词的关系最为直接,略云:(宋)仁宗留意儒雅,而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其写作背景大致是:初考进士落第,填《鹤冲天》词以抒不平,为仁宗闻知;后再次应试,本已中式,于临发榜时,仁宗故意将其黜落,并说了那番话,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在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内容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⑵黄金榜:指录取进士的金字题名榜。⑶龙头:旧时称状元为龙头。⑷明代:圣明的时代。一作“千古”。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⑸如何向:向何处。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⑹风云:际会风云,指得到好的遭遇。⑺争不:怎不。恣:放纵,随心所欲。⑻得丧:得失。⑼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⑽烟花:指妓女。巷陌:指街巷。⑾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⑿堪:能,可以。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⒀恁:如此。偎红倚翠:指狎妓。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载,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娼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⒁平生:一生。⒂饷:片刻,极言青年时期的短暂。⒃忍:忍心,狠心。浮名:指功名。 解析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解析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语言特点 这首词的构思、层次、结构和语言均与柳永其他作品有所不同。全篇直说,绝少用典,不仅与民间曲子词极为接近,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某些口语方言,如“如何向”、“争不”、“且恁”等。全词写得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琅琅上口。不独在柳词中,即使在北宋词中,这一类作品也是少见的。这种“明白而家常”,“到口即消”的语言,正是词中之本色,是经过提炼而后取得的艺术效果。 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 谢谢观赏 * *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