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
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C.生产技术的完善性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2.《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
尽于是。”材料所描述的农具是下面的
A B C D
3.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5.“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 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6.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
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
相符的是
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 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7.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
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8.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9.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 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
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 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
10.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进步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1.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12.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
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
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4.1-4.2水污染、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每课一练Word版含解析.doc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5.1-5.2环境管理概述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每课一练Word版含解析.doc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3.2.1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及水土流失课件.ppt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4.3-4.4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及其防治每课一练Word版含解析.doc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5.3-5.4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每课一练Word版含解析.doc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4.4噪声污染及其防治课件.ppt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课件.ppt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4.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课件.ppt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5.1环境管理概述课件.ppt
-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5.2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