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三单元测评A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A)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莩(piǎo) 庠序(xiáng) 孝悌(dì) 饥馑(jǐn)
B.数罟(gǔ) 洿池(wū) 狗彘(zhì) 槁暴(pù)
C.骐骥(jì) 驽马(nú) 舟楫(jí) 鞭笞(tà)
D.黔首(qián) 崤函(yáo) 肥饶(ráo) 崛起(jué)
思路解析:A项,“悌”应读“tì”;C项,“笞”应读“chī”;D项,“崤”应读“xiáo”。
答案:B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丧葬。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啬。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有。
思路解析:D项,“无”,无论,不分。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思路解析:A项,“而”,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却。B项,“故”,①连词,所以;②形容词,原来的。C项,“其”,①代词,它;②表揣测语气,大概。D项,“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D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 ⑥以弱天下之民 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⑧孔子师郯子
A.①/②④/③⑦/⑤/⑥/⑧ B.①⑤/②④/③⑦/⑥/⑧
C.①⑧/②④/③⑦/⑤/⑥ D.①/②④/③⑦⑥/⑤⑧
思路解析:名词用作动词①;名词作状语②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③⑦;名词的使动用法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⑥;名词的意动用法⑧。
答案:A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由孟子与其弟子编成,共七篇。
B.《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表明该书以论述学习的方法为主。
C.贾谊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人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其著作有《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以及《吊屈原赋》《新书》等。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像《捕蛇者说》《马说》《问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体。
思路解析:B项“表明该书以论述学习的方法为主”错误。
答案: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的模式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根本原因。
“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在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观念下,个人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因此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其实质是对家庭各个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加以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育的责任,子女对父母有奉养的义务。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人道亲亲”。由“亲亲”的观念出发,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整套处理原则。其中,“孝道”是最基本的原则,“百善孝为先”,乃至“以孝治天下”。所以梁漱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用它来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其基本的道德原则就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用孔子孟子的话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到宋代进一步发展,形成“厚德载物”的思想。张载就明确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同一父母(即天地)所生的亲兄弟,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一方面,“要设身处地、爱人如己”;另一方面,还要有爱护一切生命的博大胸怀。由此,形成“仁民爱物”的文化特色。
在治理国家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以德治国。认为单纯用行政的法律的办法管理人民,只能使他们畏祸而守法,不能使他们具有道德观念。要用道德手段教育、感化人民,用礼来约束他们,才能使之具有道德自觉,心悦诚服地守法遵礼、知耻从善。在个人修养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以“圣人”为最高的理想境界。“为学”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因为“治国”与“修身”二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Word版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七十中上学期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七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交大二附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