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课件必修二专题四物质生活变迁用概要.ppt

一轮课件必修二专题四物质生活变迁用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轮课件必修二专题四物质生活变迁用概要

1.把握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特征   (2010·山东卷)“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掩人耳目,却被商团窥出了破绽,……将该巡士的油发大辫揪住,要带他剪去。经该巡士再三恳求,请宽假一天准予次日自行剪去,众始散去。”材料反映了( ) A.复辟帝制逆流开始抬头 B.官绅小吏对于剪辫持观望态度 C.政府严格推行剪辫的措施 D.下层劳动人民对剪辫非常支持 ((2009年高考广东卷)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一、以近代史观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 1.铁路的发展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京郊铁路    1865年英商在北京城外修造了一条长约千米0.5的小铁路,试行小火车,由于时人不料北京人视之为怪物,喧哗若狂,慈禧急忙饬令步军衙门拆卸,成为铁路史上一大笑料。 (2)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营业铁路——吴淞铁路   1874年12月,英国人不顾清政府的反对,在上海擅自修筑了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条用于营运的铁路。 (3)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 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 (4)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5)甲午战争以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6)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7)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始终未入正轨。 3.影响 ?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1)报刊业走向繁荣影响: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之最 1.《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3.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4.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5.1881年,中国自建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一、归纳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变化本质上体现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同时又推动其发展。  考点1.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 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 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 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 改革开放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步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自主复习基础知识,掌握衣食住俗方面的变化史实,并分析其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 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 时代特征 服 饰 特 征 表 现 阶 段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 【重难突破1】 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并存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长袍马褂 上衣下裙 西装、中山装 旗袍 列宁装 制服装 绿军装 异彩纷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通过上述表格请你概括近代服饰变化的特征。 开始由封闭、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读下列四幅照片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服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影响  (1)原因:    (2)影响:     ①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②传统思想观念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③政局变化:政府的推动。 ④审美观念的转变 ①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服饰。 ②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服饰——中山装和旗袍。 [2011·泰安模拟]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点评] 分析近代中国社会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