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1课《土和火的艺术》.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单元第1课《土和火的艺术》

出窑 * * * *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 中国陶瓷史 新石器时代:烧制陶器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瓷器生产进入成熟阶段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出国外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著名五大名窑 (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 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青花瓷 明清:景德镇“瓷都”,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彩陶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陶器出现(新时期时代早期)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距今约8000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村。出土的陶器主要以红陶为主,烧成温度900℃左右。 红陶双耳三足壶 红陶三足钵 仰韶文化(新时期时代中期) 人面鱼纹彩陶盆 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仰韶文化的陶匠,已经晓得施彩绘于陶器表面的装饰,这些图案为简化后的人或动物的形象,以及一些几何纹路。 龙山文化(新时期时代晚期) 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出现了“黑陶”。这个时期称为“龙山文化”时期,又称“黑陶文化”。陶器形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将黑陶制品表面打磨光滑,乌黑发亮,薄如蛋壳,最薄的厚度仅有0.5mm,人称“蛋壳陶”。 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黑陶 (距今约4600-4000年) 殷商时代的陶器从无釉到有釉,是制陶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为从陶过渡到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一时期釉陶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商代早期陶器 (河南荥阳出土) 商代几何纹白陶瓿 陶器向瓷器过渡 殷商时期 汉代以后 彩 绘 陶 甗 黄釉舞乐扁壶 釉陶逐渐发展成瓷器,无论从釉面和胎质来看,瓷器的出现无疑是釉陶的“第二次飞跃”。在浙江出土的东汉越窑青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掘的最早瓷器,距今已有1700年。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197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盛唐 唐三彩 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彩陶,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唐三彩马 现藏故宫博物院 唐代:“第三次飞跃”是瓷器由半透明釉发展到半透明胎。 在唐朝,虽然是以陶器唐三彩为代表。但是同期的湖南长沙窑也是值得重视的。长沙窑创烧的釉下彩装饰法,影响了日后的青花、釉里红等高温釉的装饰手法。 唐代以后 官窑 哥窑 汝窑 定窑 钧窑 宋代的陶瓷器,可说是中国陶瓷美学的完形期,无论是制作技术、器形美感、釉色的呈现、装饰的手法如黏贴、刻画、笔绘、化妆土等等,都到了极高的境界。除了总结以往,更开创了后世釉下装饰,釉上彩绘的先驱。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元十四世纪中期 青花“锦香亭”图罐 高27.3cm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青花瓷 明代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 青花海水云龙扁瓶 鲜红釉高足碗 清朝我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 特别是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 朝盛世更是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乾隆粉彩多穆壶 五彩大缸 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五彩所指是分布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