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印度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资料 泰姬陵 泰姬陵位于印度新德里东南的阿格拉,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夏杰罕的王后穆莫泰姬·玛哈尔的陵墓。玛哈尔38岁死去,帝王悲痛欲绝,动用了几万工人,耗费巨资,花了16年时间,才在1648年建成泰姬陵。 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 “印度的地形”,说明印度位于我国的什么方位,以及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的位置 2、读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印度人口增长状况的问题。 总人口 10亿,仅次于中国 二水旱灾害频繁 1.阅读“亚洲气候分布”和 “孟买年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并思考: (1)印度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 (2)其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3)与东南亚地区相比,其降水更加集中在几月份? 2.阅读 “南亚1月风向”和 “南亚7月风向”,分析下列问题。 (1)思考教材第37页活动2的第2项,并填表。(2)判断印度降水量年际间的稳定性。 三、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1.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印度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2)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是什么? (3)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 2.阅读 “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以及图 “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并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地形分布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发展中的工业 1.阅读教材第39页,思考下面表格中的比较项目,填写表格内容。 2.阅读图7.43“印度矿产资源、棉花及黄麻与工业的分布”,思考钢铁、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供应关系以及合理性。 3.讨论 (1)核电工业、计算机软件业及航天工业是传统工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呢? (2)贫穷落后的国家就永远贫穷落后吗?阅读教材第40页最后三段的有关材料,并谈谈你的感想。 (3)有一种观念认为,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经济潮流就必须在宏观上实行对外开放,在微观上必须以计算机、航天及原子能高新科技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小资料 印度的“绿色革命”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耕地面积约有1.6亿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87%,有一半国土已开垦为耕地。全国有近75%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的“绿色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果。粮食总产量从1950年的5 500万吨提高到1999年的1.95亿吨。其中,水稻产量增加了3倍,小麦增加了近7倍。 * 清白色的泰姬陵 蓝色的泰姬陵 晨曦中的泰姬陵 夕阳下的泰姬陵 迷雾中的泰姬陵 第三节 印度 第三节 印 度 亚 洲 印 度 洋 南 亚 面 积 最 大 的 国 家 北部——喜马拉雅山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地形 因印度广大农村中农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会愈来愈多。 印度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有所下降。 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由于印度人口激增,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钢产量和粮食产量与世界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所以人口过度增长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 七月 全年高温 有旱雨两季 结论: 降水量过于集 中,且年际间变化极大,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绿 色 革 命 水稻:降水量多、地形平坦的地方 小麦:降水量较少、地势较高,坡度缓 形成原因分析 高新技术部门 基础工业部门 独立之后 英国统治时期 比较工业部门 纺织业,采矿业 无 殖民主义统治 原子能 、航天技术 、计算机软件 钢铁、机械、化工、棉麻 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工业分布接近于原料产地 印 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过10亿 北部——喜马拉雅山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地形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有旱、雨两季 旱雨灾害严重 粮食自给有余 工业不断发展 绿色革命 *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