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思想容和观点态度带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的思想容和观点态度带答案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 复习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2、掌握古诗词常见的思想感情,了解高考古诗歌对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考查; 教学重点:重点把握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怎样的人生态度”。 课前预习案 一、思想内容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题步骤: 1、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2、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XX句(联)写了XXX” 3、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观点态度 常见的设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人对XX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答题步骤 1、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 2、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 3、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三、真题演练( 2009·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试题: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词中先详细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忙碌的场面:“处处忙”“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点出端阳风俗,洋溢着喜庆气氛。“空惆怅”是写作者触景生情的感慨:世人只知过节,却不知节日的历史内涵。下阕紧接上阕,叙述自己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赞颂。“总堪伤”是描写作者读罢《离骚》后的情态。“无人解”是写自己的孤寂落寞的处境。同时和上阕“空惆怅”照应。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课堂探究案 答题方略 一、看 1、看标题:注意从标题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即“题眼”, 不少古代诗歌的标题或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就会抓住诗的感情脉络。如杜甫《春夜喜雨》这一标题中的“喜”字。 2、看作者: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长期形成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应是大致固定的。比如屈原的爱国情思,陶渊明的自得田园,李白的傲岸不屈,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旷达达观,辛弃疾的报国无门等等。了解这些对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很有帮助。 3、看时代: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印迹,诗歌鉴赏时注意这种社会的外在表象非常重要。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是一种“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以天下为己任豪迈气概,南宋时则是一种“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的无奈伤感。 4、看注解:注释往往解释词语和典故,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等,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把握。一是有的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二是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注解中作的提示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情一般难以理解,了解了宋之问因获罪被贬泷州,第二年从贬所逃归,途经襄樊附近的汉江而作了此诗后,这种精神痛苦才显得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 注释分类?所暗示内容 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 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5、看形象: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写景叙事都离不开意象。从常见的形象入手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 6、看“情”点:古代诗歌中往往有很多直接表现情感内容的词语,把握这些词语对于鉴赏诗歌尤其重要。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一个“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透露了出来。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可以看作是理解全诗的一把钥匙。 7、看“诗眼”:领会观点态度。“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词语。如陆游《书愤》的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的惆怅和满腔报国的热忱,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再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

文档评论(0)

书是爱的奉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