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下半年人力资源规划三级考试重点精华版本,小抄版本供参习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 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09.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基本资料。岗位名称、等级、编码,定员标准、直接上下级和分析日期等识别信息。 △岗位职责。职责概述和职责范围。 △监督与岗位关系。本岗位及其他岗位的横向、纵向联系。 △工作内容和要求。是岗位职责的具体化,说明岗位主要工作事项。 △工作权限。 △劳动条件和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工作涉及的各种物质条件。 △工作时间。有工作时间长度的规定和工作轮班制的设计两方面。 △资历。由工作经验和学历条件两方面构成。 △身体条件。结合岗位性质和任务规定身体条件,有体格和体力两方面。 △心理品质要求。要结合本岗位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规定。 △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绩效考评。从品质、行为和绩效多方面全面考核评价员工。 11.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 2)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标准及产量定额标准或双重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任职资格和条件的规定。 12.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具体任务: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方案,规定调查范围对象和方法。 1)根据岗位分析总目标和总任务,初步了解企业各类岗位现状,掌握基本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a、明确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能否正确确定对象和单位,直接关系调查结果的完整和准确性。 c、确定调查项目。 d、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e、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调查方式:全面、抽样、重点。 3)作好员工思想工作,说明岗位分析的目的意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使员工有良好心理准备。 4)分析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以便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掌握调查内容、实施步骤及调查方法。 二)调查阶段。主要任务:根据调查方案,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岗位。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讨论等方法,搜集各种相关资料。 三)总结分析阶段。首先细致分析岗位调查的结果,最后采用文字图表作全面归纳总结。13.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步骤: 1)在企业单位内进行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并起草出工作说明书初稿。 2)人力资源部组织岗位分析专家(部门经理、主管及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召开专题研讨会,提出修订的具体意见。 第二节 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04.制定企业定员的主要方法: 1)按劳动效率定员。根据生产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来核算。 2)按设备定员。根据设备开动的数量和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及出勤率计算。 3)按岗位定员。按照岗位多少、工作量大小及劳动者工作效率来计算。 4)按比例定员。按与企业员工数或某一类服务对象人数的比例来定员。 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定员人数。 05.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定员是调配的依据,而调配工作又是定员标准得以贯彻的保证。 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劳动定员可以激发员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07.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 定员标准的基本依据是:制度时间内规定的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的工作效率。 某类岗位用人数量=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某类人员工作效率。 1)按劳动效率定员。 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定额完成率。 劳动定额基本形式有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一班为8h)÷工时定额。 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件)×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计划期废品率】 2)按设备定员。 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 3)按岗位定员。 a、设备岗位定员。对于多人一机共同进行操作的岗位,公式为: 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b、工作岗位定员。适用于有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现定额的人员。如检修工,警卫员,清洁工。 4)按比例定员。定员人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定员标准(百分比)。适用于食堂和卫生保健员。 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09.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 1)共同发展原则。将员工和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两者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中考语文模拟卷10试题卷供参习.doc
- 2010上海高考(语文)供参习.doc
- 2010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通报26供参习.doc
- 2010上海高考地理卷供参习.doc
- 2010全国15个新课标地区高考政1供参习.doc
- 2010八年级历史试卷供参习.doc
- 2010众合应试串讲班理论法学讲义-王锴供参习.doc
- 2010北大中文供参习.doc
-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子的排序专用课件.ppt
- 2010公选课3药物基础知识专用课件.ppt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