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三一轮复习语文 文言虚词专用课件.ppt

2011年高三一轮复习语文 文言虚词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山水之间也。《醉翁》 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师》 三、用作助词,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恢恢乎其一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 “乃”的用法: 一、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 ”“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魏公子列传》 奸神命者乃旦也《鲁周公世家》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 三、复音词“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报任》 另:“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 练习: 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 4、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 “其”的用法: 一、代词: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