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桂平一中高三级语文套题训练供参习
2011桂平一中高三级语文适应性训练(4-3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共30分)
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折腾(zhē) 眼睑(liǎn) 稻菽丰稔(rěn) 半身不遂(suí)
B.证券(quàn) 中听(zhōng) 强词夺理(qiǎng) 令人咋舌(zà)
C.症结(zhèng) 荫凉(yìn) 力能扛鼎(gāng) 拾级而上(shè)
D.矩形(jǔ) 手癣(xuǎn) 脸色刷白(shuà) 因噎废食(yē)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日的南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
C. 全区人民行动起来,一首高亢雄壮的“热爱丰南、建设丰南、美化丰南”的建设之歌响彻丰南大地,一座生态水城将在嘹亮的建设号角声中呼之欲出。
D. 候机大厅里的乘客已经形单影只,只有清洁工在角落里做保洁,大多数服务部门和会讲汉语的职员都下班了。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B.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C. D.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是否想到,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的设计灵感竞是来自小小的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据此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 一种犹如蝴蝶的控温系统.
①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
②在阴影区域,卫星表面的温度会下降到200摄氏度左右,这对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的危害极大.
③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让阳光直射鳞片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④当受到阳光强烈辐射时,卫星表面的温度会高达2000摄氏度。
⑤人们发现,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A.②④⑤③①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⑤①③ D.⑤①③②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变化。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便逐渐在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以愉悦帝王为目的,甚至皇帝也亲自参加创作的北宋宫廷画院,把追求细节的忠实写实’发展到了顶峰,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成了院体画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很自然地成了这一标准的最好体现和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尽管已开始有与此相对抗的所谓文人墨戏,但整个说来,上行下效,从院内到院外,追求细节真实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
与细节真实并行而更值得重视的院体画的另一审美趣味,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虽然以诗情入画并非由此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都要从这里算起。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为中国山水画的自觉要求。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即已形成,到南宋院体画中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画家马远、夏硅以及其他人的许多小品,这一特色便极鲜明。它们大都是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与北宋前期那种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情况很不一样,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尽管比北宋山水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基本仍从属于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这一前提之下,所以,它处在“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行程之中,是厚重的院体画而决非意气的文人画,基本仍应属“无我之境”。而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三种艺术意境——“有我之境”,则要由元代文人画来确立。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5.下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