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习题岳麓版必修3.doc

2016年春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习题岳麓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春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习题岳麓版必修3

【成才之路】2016年春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习题 岳麓版必修3 1.“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材料出自(  ) A.《圣经》 B.《十日谈》 C.《神曲》 D.“九十五条论纲” 【答案】 D 【解析】 材料的观点是“信仰得救”,这出自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2.马丁·路德说:“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乃是必须,而不是罪。”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纵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民族主义 D.理性主义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正常需求,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答案】 B 【解析】 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也不是不信仰上帝,而是使人们取得宗教信仰的自主权,A、C两项错误,D项太绝对,选B项。 4.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先定论 D.理性主义 【答案】 B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材料体现了“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两种观点的对立和不同,从“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等信息看,可知材料反映的思想是B项。 5.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马丁·路德与教皇的主要分歧在于信仰的自主权,两者都信仰宗教、都信奉《圣经》、都信仰上帝,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不符。 6.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称:“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段话反映路德 (  ) A.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B.主张打破神学思想的禁锢 C.主张摆脱宗教的束缚 D.否定《圣经》的权威 【答案】 A 【解析】 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反映了路德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故选A项;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和《圣经》,排除B、C、D三项。 7.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答案】 C 【解析】 材料的观点是先定论,这一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A、B两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8.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材料体现了(  ) A.信仰得救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神权至上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依据材料“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可知,路德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故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故选B项。 9.下图是《柏林日报》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这则广告应出现于哪一时期(  ) A.古罗马时期 B.15世纪以前 C.15世纪 D.16世纪以后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宗教改革内容的理解。根据所学,牧师可以自由通婚是16世纪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改革措施,故此题应该选择D。 10.(2015·连云港)《德国史纲》写道: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 A.罗马教会神权 B.神职人员权威 C.灵魂救赎方式 D.宗教礼仪程序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信仰即可得救,故C项正确。罗马教会神权、神职人员权威、宗教礼仪程序的改变均是“因信称义”的结果,故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11.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役制”是指(  ) A.“人皆上帝” B.“人皆僧侣” C.“因行称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