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莫里哀供参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莫里哀供参习

本节主要内容 一、莫里哀的文学史地位; 二、莫里哀的生平概况; 三、莫里哀的创作过程; 四、《伪君子》简析 一、莫里哀的文学史地位 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人,是欧洲戏剧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之一。 二、莫里哀的生平概况 莫里哀(1622-1673)是作家的艺名,真名叫若望-巴蒂斯特·波克兰。 1622年,莫里哀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 他从小酷爱戏剧,长大后,违背父亲的愿望,放弃宫廷“国王内侍”的美差,决心做个当时为人所不齿的“戏子”。 1643年,莫里哀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织了“光耀剧团”。但营业惨淡,负债累累,两年后不得不解散。莫里哀是剧团的对外联络人,因无钱偿还剧团的债务而被扣押。 在被其父保释出狱后,莫里哀便离开了巴黎,加入了一个流浪剧团。 莫里哀在外省度过了13年(1645-1658),足迹几乎遍及全法国。对莫里哀来说,流浪生活既是一所严峻的“生活学校”,又是一所丰富多彩的“艺术学校”。在长期的流浪过程中,他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耳闻目睹了各种各样的事,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他也有机会学习民间戏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的表演技巧,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 1658年,莫里哀随剧团回到巴黎。同年10月,剧团在王宫献演获得成功,奉命留在巴黎。 国王路易十四接见了莫里哀及其剧团。 莫里哀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戏剧事业。 他的一生,自己写戏,自己也演戏。长期的劳累,使莫里哀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1672年底,莫里哀抱病写完自己最后一个剧本《无病呻吟》,并亲自扮演剧中主角阿尔冈。 1673年2月17日,莫里哀演到《无病呻吟》最后一幕,咯血倒地。几小时后,他便与世长辞了。 三、莫里哀的创作过程 莫里哀的一生,创作成果极为丰硕。但留传下来的剧本只有30种。 根据现存剧本,可以把莫里哀的创作活动,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 1.情节喜剧时期; 2.风俗喜剧时期; 3.性格喜剧时期; 4.喜舞剧时期。 1.情节喜剧时期 1645-1658年,情节喜剧时期。 在外省巡回演出期间,莫里哀除演戏外,还编剧本。但在创作上,他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写的剧本还未脱离情节喜剧的俗套。不过,他的剧本比起当时流行的喜剧来,却包含着更多的智慧,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惜这期间的剧本大都散失,传世的只有两部诗体喜剧,即:《冒失鬼》(1653)和《情怨》(1656)。 2.风俗喜剧时期 1659-1663年,风俗喜剧时期。 从外省回到巴黎后,莫里哀开始探讨爱情、婚姻、教育以及其他迫切的社会问题,用喜剧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人情。 莫里哀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1659)、《太太学堂》(1662)、《太太学堂的批评》(1663)和《凡尔赛宫即兴》(1663)等。 在《太太学堂》里,莫里哀扮演主角阿尔诺耳弗。 3.性格喜剧时期 1664-1669年,性格戏剧时期。 这是莫里哀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他与教会和封建贵族进行斗争最紧张、最激烈的时期。在喜剧创作方面,他把风俗喜剧和性格喜剧结合起来,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型喜剧——“喜舞剧”。莫里哀最有名的喜剧,几乎都是在这短短的几年之中完成的。 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伪君子》、《堂璜》、《恨世者》、《悭吝人》。 在此时期的性格喜剧中,《悭吝人》(1668)代表了莫里哀喜剧创作的主要成就。 该剧为五幕散文体喜剧,于1668年9月9日首次公演。作者生前,此剧上演盛况始终不衰,后来则受到更大的欢迎,成为世界各主要剧院的保留剧目. 喜剧取材于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黄金》。 剧中主人公阿巴公是个高利贷者。他悭吝成性,嗜钱如命,竟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给有钱的老头。他自己不甘寂寞,打算分文不花地娶年轻美貌的玛丽亚娜。而这个姑娘恰好就是儿子克雷央特的情人。在这种情况下,克雷央特的仆人故意拿走了阿巴公藏在花园里的一万金币。 阿巴公不见了金币,气急败坏,痛不欲生,怀疑钱被管家瓦赖尔盗走了。瓦赖尔无奈,承认自己是阿巴公女儿的情人。正在这时,昂赛末应约前来与阿巴公的女儿签订婚约。原来他是瓦赖尔和玛丽亚娜失散多年的父亲。克雷央特表示,只要阿巴公同意自己的婚事,他如数归还金币。昂赛末又同意负担一切结婚费用。至此,阿巴公只好点头应允两对年轻人的婚事。 剧中所有的人物都围绕着阿巴公。阿巴公处在情节的中心。 阿巴公是吝啬鬼的典型。他吝啬,极端吝啬,吝啬得出奇,吝啬得没有道德,吝啬得缺少人性。 剧中,仆人拉弗赉史评论说: 阿尔巴贡[阿巴公]老爷是所有人当中顶没有人情的人,心最硬、手最紧的人。……任何人遇到了他都是没有办法的;你尽管饿得要死,他的心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