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专用课件
【复习提问】 1、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概述租佃制产生、发展的过程,简析它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影响。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解读】 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成就 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按时间、分行业) 明朝 南宋 汉代 北宋 春战 燃料 春秋 钢铁 技术 特点 辉煌 时代 青铜 技术 成就 项目 成就之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焦炭流行 明朝 焦炭(开始) 南宋 煤(开始) 汉代 煤普遍 木炭 北宋 春战 燃料 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奇迹) 春秋 钢铁 技术 技艺、数量、种类、工艺、造型 特点 商周时期 辉煌 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 时代 青铜 技术 成就 项目 成就之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结合第1、2课的相关内容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何作用? (1)大大提高了……,大大推动了…… (2)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3)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汉代 南宋末年 开始用焦炭冶铁 (世界上最早) 用煤冶铁 开始冶铁使用铁器冶炼生铁生产出钢 青铜技艺趋于成熟 商周 春秋 流行用焦炭 明代 北宋 普遍用煤冶铁 特点: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技术不断进步。 按时间线索回答成就 (奇迹) 上古 明代 元代 宋末元初 棉纺织业 唐代 汉代 西周 丝织业 成就 时期 行业 成就之二、纺织技术的发展 首先发明丝织技术,学会养蚕缫丝 上古 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明代 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和工具 松江(元明时期的棉纺织业中心) 元代 棉花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新部门) 宋末元初 棉纺织业 出现缂丝技术:“通经断纬”,纹饰绚丽,极具神韵 唐代 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汉代 工艺突飞猛进,品种丰富、图案精美 西周 丝织业 成就 时期 行业 成就之二、纺织技术的发展 上古时代 西周 汉代 学会养蚕缫丝 唐代 宋末元初 远销欧洲 丝国 缂丝技艺 棉花种植向内地传播 纺织工艺发展 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元代 元明 松江 中心 明后期 棉布 主要衣料 按时间线索回答成就 特点: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享誉海内外 (2013·天津文综·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对接高考 时期 成就 新石器 东汉晚 南北朝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 成就之三、陶瓷制造业的发展 陶器 瓷器 彩陶、黑陶、白陶 青瓷 白瓷 工艺成熟、独立生产部门、日常用品 “瓷都”景德镇、地方瓷窑 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工艺丰富多样、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2010安徽卷,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中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 B C D 对接高考 * 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图一人面彩陶壶 图二邢窑白瓷执壶 图三青瓷四系永元罐 A.汉朝 B.南北朝 C.明朝 D.清朝 随堂练习 在上述三大行业中有哪些领先世界的发明或技术? (1)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是世界奇迹。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3)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4)瓷器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 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专业私营手工业 历程与地位 经营特点 产品 劳动关系 二、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一直存在,家庭副业,处于从属地位 产生于西周,一直到明代前期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产生于春秋战国,明代中叶以后占居主导地位 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 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由政府指定和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 从事商品生产,大量进入市场 个体农户副业活动 政府统一管理;强制劳动;超经济剥削;从征役制到雇募制; 唐代以前家庭小作坊。明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特点: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材料一: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国语?晋语》 材料二:(“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功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考工记》 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