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测试要点模拟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测试要点模拟试题

《教育学》测试要点模拟试题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内容 2.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不属于其特征的是【 D 】 A.非独立性B.贫乏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 3.教育科学研究的发端是【 D 】 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规律D.教育事实 4.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C 】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5.教育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A 】 A.顺序性B.阶级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6.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的是【 C 】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个体主观能动性 7.在新时期,教师角色的重要补充是【A】 A.心理治疗者B.被攻击的对象C.研究者D.学校管理者 8.思维发展处于有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重要作用的阶段是【 B 】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 9.师生之间除了在学校组织中所发生的关系外,还有十分明显的个人交往,这种关系【 D 】 A.工作关系B.组织关系C.正式关系D.非正式关系 10.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首席教师”地位的教育影响是【B 】 A.学校教育的影响B.家庭教育的影响C.社会教育的影响D.自我教育的影响 11.学生家长以某种组织的形式直接参加学校教育工作,这种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是【C 】 A.召开家长会B.举办家长学校C.组建家长委员会D.通讯联系 12.俗话说“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中【 A 】 A.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B.家庭教育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 C.家庭群体在交往接触的密切性D.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 13.在西方,最早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 】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杰克森D.杜威 14.学校中的班级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等属于【 A 】 A.隐性课程B.显性课程C.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15.对教师而言,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是【 A 】 A.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评价B.备课、上课、练习、课后辅导 C.预习、上课、巩固、练习D.预习、联想、系统、练习 16.《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C 】 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 17.“呈现实例、确认概念、强化练习、发展思维技巧”的教学策略是【D 】 A.先行组织者策略B.认知发展策略C.自我管理策略D.概念形成策略 18.将问题解决分为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四个阶段的是【 C 】 A.杜威B.华莱士C.加涅D.吉尔福特 19.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 】 A.整体性B.基础性C.内化性D.综合性 20.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素质是【 B 】 A.思想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文化素质D.生理素质 21. 终身教育观念和理论的要点包括 【B 】 A.学习的主体是教师B.学习的主体是个人、小组C.学习的主体是课程D.广泛采用指导性教育方法 22.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走向终身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C 】 A.生产性B.科学性C.民主性D.商品性 23.教育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A 】 A.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B.文化的发展C.人口的增长D.科学技术的发展 24.我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B 】 A.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B.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目的 25.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具有【D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26.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是【D 】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个体主观能动性 27.教师最突出的角色是【 A 】 A.教员B.领导者C.人类灵魂-V程师D.心理医疗者 28.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年龄是【 B 】 A.10~12岁B.123~15岁 C.15~l7岁D.13~l6岁 29.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A】 A.情感B.心态C.认知D.道德 30.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校外之校”影响作用的是【C】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 31.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具有联系面大、快捷、省时、牝较容易保持等特点的联系方式是【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