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40年新四军在海安供参习
1940年新四军在海安
王兴圣
为了打开苏北的抗战局面,遵照中共中央1938年5月4日关于江南新四军发展方向的一列指示,陈毅积极部署江南指挥部主力分批渡江北上,于1940年7月中旬,在江都东部的吴家桥、塘头地区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仍由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统一整编部队。7月25日,挥戈东进。29日,占领黄桥与古溪、分界、并相机推进到海安河南地区的雅周、营溪、孙家庄一带。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立了黄桥军民联合办事处,行使政府的职权。
当时,盘踞于苏北的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不顾人心背离和新四军的合作抗日诚意,阴谋以“先南后北”的“进剿”方针,妄图先集中主力进犯黄桥,消灭或驱逐在黄桥地区的新四军,然后移兵北上,驱歼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部。于是,苏北敌后磨擦事件迭起。韩德勤不顾新四军一再忍让。公然叫嚣要“把新四军赶到长江去喝水!”9月30日韩德勤发出追剿令称:“姜堰之匪确已向黄桥方向撤退,由此足证明我战略上已获先制之利”“现匪胆已寒,必不敢与我决战”。随即侵占新四军营溪、加力市阵地。10月初就大举进犯黄桥地区。以陈毅为首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被迫自卫还击,出奇制胜,歼其主力10000余人。6日上午,陈毅、粟裕督斥所部“不顾伤亡,不计俘获,占领海安就是胜利。”各部奋勇追击直下海安。7日,陈毅率指挥部,由黄桥到达海安西南营溪。翌日下午,率追击部队先期到达海安的粟裕派人送信说,苏北知名人士韩国钧暨海安各界倡议将举行隆重仪式,欢迎陈毅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进驻海安。
1940年10月9日,入城仪式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驻在海安镇广福寺(即东寺庙)。陈毅即率粟裕、钟期光、陈丕显、管文蔚、叶飞、朱克靖、惠裕宇等党政军领导人前往拜见韩国钧。
陈毅与韩国钧神交已久。早有书信往还。1940年春,陈毅第三次赴泰州同李明扬商谈合作抗日时,在宴席上,镇江商会会长陆小波介绍了韩国钧的情况,得知韩国钧字紫石,泰县海安镇人,以举人身份拔贡,当过两任知县,与外国交涉不卑不亢,颇有民族气节,1922年5月21日调任江苏省省长,1925年辞官后,仍居乡间。他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在苏北中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中有很大影响。陈毅认为,要孤立苏北反共顽固派势力,贯彻中央提出的在苏北“分区抗日”的主张,必须做好争取团结他的工作,争取他对新四军理解。韩国钧接信后,手书一联赠陈毅,“著述六家胸有甲,立功万里胆包身”以为应酬。陈毅旋即回赠一联:“杖国抗敌,古之遗直;乡居问政,华夏有人”。陈毅到黄桥后又再信访韩国钧,向韩国钧征询苏北抗日方略,说明共产党、新四军的团结抗日主张,邀请他主持正义,出面调停磨擦,为团结抗战献力献策。1940年8月7日和8月9日韩国钧再次复函陈毅表示愿意出面斡旋并即筹划进行。“极盼一致团结”,“合力对外,不使内部磨擦。”其时,韩国钧已84岁寿龄,而陈毅才39岁,真可为谓忘年之交。当说起黄桥磨擦事件时,韩国钧说道:“幸而将军指挥若定,战胜了省韩部队,不然老朽都是‘汉奸’,在海安住不得了。”韩国钧即设筵为陈毅洗尘。陈毅详细阐明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有问必答,坦诚相见。韩国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彼此确实均有“相从日浅,相知甚笃”之感。韩国钧对陈毅极为敬佩说:“数十年来,在军中从未见有如此雄才大略,文武全才如陈将军者”盛赞有“管(仲)乐(毅)之才”,并手书“天心已厌玄黄血,人事难评黑白棋。”一联相赠,陈毅看后,略加思索,亦回诗一首:“山河破碎思前事,抗日合作看精诚。丈夫一怒安天下,越马横刀取东瀛。”表明新四军坚持团结抗日的一贯立场,以及争取抗日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心。这与省方是完全不同的。
海安各阶人士对蒋介石的卖国政策深恶痛绝,对抗日将士十分尊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驻海安后,粟裕带领机要人员住在东寺庙(即广福寺)西北角,特务营驻扎在东寺庙四周,卫生处和医院驻在西寺庙(即祗树禅林寺),电台总队驻在中坝。四乡民众纷纷前来慰问,主动献金献银,把鸡、肉、鱼、蛋等慰劳品接连不断地送到医院和机关驻地,广大妇女组织起来,为指战员洗衣缝被,镇上浴室免费开放,为抗日将士洗涤征尘。
为庆祝黄桥大胜,欢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进驻海安,韩国钧、黄逸峰、季方等海安各界知名人士联名举行宴会,邀请陈毅、粟裕及指挥部科以上和直属队营以上干部出席,地方党政负责人陈丕显、管文蔚、惠浴宇、陈同生等作陪。随后陈毅、粟裕又回请了韩国钧、黄逸峰等人,举行了答谢宴会。
黄桥决战前,李明扬、陈泰运等提出由黄逸峰出面领导一支部队。陈毅为消除李明扬、陈泰运对新四军的疑惧心理,应他们的要求,同意在新四军与李明扬、陈泰运部队之间建立缓冲地带,请黄逸峰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