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希腊哲学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课内容 第一节 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第二节 伊壁鸠鲁学派 第三节 斯多亚学派 第四节 怀疑论学派 第五节 新柏拉图主义 第六节 早期基督教的兴起与古代希腊罗马哲学的终结 一、基本特征 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流派众多,基本趋向是: 哲学的重心聚焦于社会与个人的生活实践,包括社会伦理与政治、个人的精神生活与人生价值、宗教生活及其意义。 第一,伦理学突出为哲学的中心主题。 第二,世界主义的视角。 第三,哲学形态多样化、对立而又互渗混杂的格局。 第四,宗教对哲学的弥渗和哲学的宗教化。 三、演进线索、历史价值 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随历史变迁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三大阶段,而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论学派这三种主要学说则平行延伸入希腊化文明和罗马文明两个时代。 第一阶段:希腊化时代由盛而衰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末叶至公元1世纪中叶。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论学派几乎同时问世。 第二阶段:罗马帝国盛期,约1世纪中叶至3世纪中叶。斯多亚主义成为罗马文明的理论核心内容。教父哲学已兴起,谋求论证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开始融合基督教神学和希腊哲学。 第三阶段:罗马帝国衰落、沦亡时期,约3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希腊哲学传统中的理性主义已经被摧毁殆尽,于是哲学归依于神秘主义的宗教。奥古斯丁建立了基于新柏拉图主义的基督教哲学,在开创中世纪哲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529年查士丁尼为独尊基督教神学,下令关闭雅典的所有学园,希腊罗马哲学遂告终结。 第二节 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学派富有科学与伦理启蒙精神。马克思评价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其启蒙精神表现在它弘扬早期希腊原子论的科学理性,在新时期论证表征着自我意识觉醒的个体伦理,并萌发了社会进化与契约论思想,启发人们以科学、乐观的态度来树立一种追求精神快乐与幸福的人生观,来缔造保障个体自由的和平、友爱、公正的理想的新世界。 伊壁鸠鲁(Epicurus,前341—前270年)从小就显示出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聪明才智。 他14岁时听老师讲解 “最初创生万物的乃是混沌”时,反问:“如果最初是混沌创造万物,那么混沌是从哪里来的?”老师说那是哲学家才能明白的事。他就说:“那好,要是有人懂得真理,我就要去找他们。” 公元前306年,35岁的伊壁鸠鲁在雅典城附近建立一个花园,他的学派也就被称为“花园学派”,成为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中心。 他的“花园” 既是作为教学与研究基地的学校,又是一种根据共同伦理原则友爱地生活在一起社团,靠无神论哲学与伦理信念的纽带将社团紧密联结在一起,平等地对外开放,是古希腊有史以来第一所也向妇女开放的哲学学校。 一、准则学 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有三个部分:准则学、自然哲学(物理学)和伦理学。 二、原子论哲学 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两种原子论相距100多年,伊壁鸠鲁的创新有三方面: (1)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有比较充分的经验事实的证实和逻辑分析的论证; (2)伊壁鸠鲁吸取了希腊古典时代进展的哲学与科学思想,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原子论许多新的解释与论述。 (3)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不是纯粹的自然哲学,而有鲜明的伦理学目的,并不热衷于作展开、纵深的科学研究。 1、宇宙和物体的构成:原子和虚空 他不像德谟克利特那样径直论断宇宙的本原是作为存在的原子和作为非存在的虚空,而是从可感觉的物体及其运动出发,作逻辑分析的论证,得出不可感知的原子和虚空是宇宙的终极存在,并推断宇宙的无限性。 他根据 “无中不能生有,有不能分解毁灭为无” 的原理和基本要素构成复合物的经验事实,得出不可分的、内部充实而无虚空的原子是宇宙本原的结论,而虚空是供原子与物体运动的空间存在。 伊壁鸠鲁没有像德谟克利特那样断定原子都是同质的。 他认为“原子的形状有数不清的差别”, 不可分的原子还有体积、重量和多样运动方式的“性质”,由此造成所组成物体的多样性。 2、原子的特性和原子的运动方式 伊壁鸠鲁明确地将物体和依附于物体的属性区别开来。他认为:一切物体自身(包括构成复合物体的最单纯的要素——原子)是不依赖于人的感知的独立存在;而人们所感知到的“形状颜色、形体、重量”等属性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物体的部分,而是依附于物体的“性质” 。 (1)伊壁鸠鲁认为原子有数不清的形状,这形状自身就是质的规定性,体现了原子在“性质”上的差异,而每种形状的原子又是无限的,这是万物极为丰富多样的原因之一。 (2)德谟克利特没有明确地肯定原子有体积并将这种体积规定为原子的特性。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