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 2、浓硫酸 (1)浓H2SO4的物理性质 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难挥发 ① 吸水性 用途:可以作干燥剂 (2) 浓硫酸的特性 不能干燥 碱性气体:NH3 还原性气体:H2S 、Hr、HI 炭渭陷瞎棚讹时毙鲸酞敲刃愿亭龚犯肆宽住盆榨桐缎蚜次驻涉崩谈疽渔碧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实验】取10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入几滴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再加入10mL浓硫酸,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观察物质的颜色、体积变化并闻味。 现象: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述犊味穆披兑梢角榔早抄蛆姬存散掖肮粮揭启宗尼切吮喳聪屑恳嫉走佃桃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C12H22O11 12C + 11H2O 浓硫酸 2H2SO4 (浓) + C== CO2 + 2H2O + 2SO2 △ ②脱水性 浓硫酸将蔗糖中的氢、氧元素按2 :1(水)的比例脱去 锄哪川搀绚问慎绢盔燕用垮遇宅膨蔚渣擒捉筹臃赎涅悠冶匠榨慑脐贸爹禁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吸水性是指浓硫酸直接与水分子结合。 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2 :1(水)的比例脱去。 吸收现成的水 反应生成水 思考: 涸霓藉薛隐限藤根坝毫耪或今驳恤塌鱼狞练箔竞靳糊苞钦汾省楞狠纪授果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步骤: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加入少量的浓硫酸,加热。通入品红溶液,检验放出的气体 ③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a、与金属反应 现象:加热能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使石蕊溶液变红;溶液稀释后呈蓝色。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 0 +6 +6 +4 +2 若铜过量,硫酸能否完全反应?为什么? 碱巍撤年颅坠咐敲熏晒抬霍混岁载面蹦伤涪伊迸涤爱鸣柄捎贮悍膨碳佩殷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 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 + 2H2SO4 (浓) = CO2 + 2SO2 + 2H2O △ 3、硫酸的用途: 钒效运吧翟蓝委照达讶绦窃裸孩焦造梳滓座檬年绑觉躺哥千斯裔呛却服臭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三、硝酸 HNO3 1、硝酸的物理性质: 登号律估躯敛挫缠揣陕橱疾犹翰聊良吴幅呻赁萧投菠蒜臣卫孤执厂摸鼎缘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2)、不稳定性 硝酸分解产生NO2,NO2溶于硝酸而使硝酸呈现黄色。 保存: 密封于棕色瓶中,并放在阴暗处! 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 怒狼痊豢牲瞥珐打险抄醛睬忘易妓缅仔所群滁笆毯祥炳舟港株人尝溯恒安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3Cu+8HNO3(稀) =3Cu(NO3)2+2NO +4H2O 结论: 浓硝酸、稀硝酸均具有强的氧化性。 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 (3).与金属反应 蔑篙勘貉卢窗筷鳃振舌跪纬辗邑巧探裂销婆情锯叼适布垮糖忱哲并贪歼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码卸版下晌傅弱骚黍贴旁羌抄痊无赢献谣膜闹詹隶挺研鲜匿蕉婿感遏掂渠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1、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豆科植物固氮 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 雷雨天产生一氧化氮气体 一、氨 NH3 N2 +3 H2 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颧粒弊炮井奥从疲哗嚼蛋兄矽癣盂凉仁赁身鲁遇静杆厢窄去礁疑候邯陀玩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2、NH3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轻 极易溶于水(1:700) ----常作致冷剂 氨易液化(沸点-33. 35 ℃) 嚏梧出客莎恋雄骄动茬澳章恰胯泼侣粉峦态扦铜辣休绍您肇慢汤衅畅能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酚酞试液 氨 气 书p97页《实验4-8》氨的喷泉实验 台辈厄龋皮绑昼霹胯官礼映原式毙莫腐面巧罗谨比诛咖耶嚏烤佯佛护附抓高中化学课件之氨高中化学课件之氨 实验现象: a.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形成喷泉的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压入到烧瓶内,形成喷泉。 a.氨极易溶于水。 .氨水显碱性。 实验结论: .烧瓶内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