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造能力的培养课件及复习题
创造能力的培养认识创新1、创新的由来及定义1950年,J.P.吉尔福特教授在美国心理学协会年会的主席演讲中阐述了他的智力模式结构,认为存在两种孑然相反的思维过程,即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以此为标志,宣告了学术界对创造力研究的开始。在此以前,创新研究文献每年不到10篇。到1960年激增到每年200篇。如今,创新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巨大浪潮之一,每年的研究量高达1500篇。具有创造力的人比普通人更淳朴,更有素养,更有破坏力,更疯狂,更镇定。--法兰克·巴隆,创新研究先驱,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只能接受事实,而具有创新的人总是用新的方法尝试重新组合他们。--艾德温·洛克和谢尔比·柯克帕特里克,研究企业,创新的学者创新意味着为顾客创造新价值和新的满意程度。--彼得·德鲁克,管理权威。专家们指出,我们所说的创新大多数是指那些与环境相适应、本质新颖并具独特性的创造。创造能力以人们的思想方法、各种能力和思维过程为基础,具有创造能力的人能有可能从实际出发,找到独特而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个体创造力近年来人们围绕创造力进行了不少研究。这些研究显示,关于创造力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误解,而正是这些误解束缚了我们,使我们难以富有成效地操控创造力。创造力认识的第一个误区是:一个人越聪明,就越有创造力。智力仅仅在一定程度上与创造力正相关,当智商(IQ)超过一般水平--大约120后,智力与创造力已不再相关。既没有什么可行的衡量创意人的标准,也没有哪一项测试可以衡量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因此,判断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千万要慎用IQ测试、考试分数或者类似的方法。创造力认识的第二个误区是:年轻人的创造力比老年人高。年龄并不是创造潜力的标识。研究表明,要想在某一领域有高的专业造诣--足以使你能洞察新手所看不到的内在信息,通常需要花费7~10年的时间。因此,创造力往往体现在成年人身上。但与此同时,专业才能也会阻碍创造力,专业人士有时候很难超越既定思维模式去思考和观察。创造力认识的第三个误区是:创造力只是极少数极端冒险的人的专利。乐于挑战风险,能够超越常规的思考,这些对于创造力的确很关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那些‘蹦极“的人才有创造力,也并不要求你多么与众不同、多么特立独行。此外,创造力也不专属于那些喜好高风险的人。创造力认识的第四个误区是:创造是一项个体行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发明大多都是团队合作的产物,这些团队成员之间的才能互补。基于这个实事,明智的管理者应该想方设法以讨论会、午餐会、研讨班或者头脑风暴小组等形式,将才能互补的人组织在一起。创造力认识的第五个误区是:你无法控制创造力。毫无疑问,你无法预知谁会产生某项创造性行为,这种创造是什么样的,它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出现。但管理者却可以制造有助于创造力迸发的因素。如奖赏、资源和组织结构等等。总之,管理对于创造力至关重要。尽管我们无法预见个体的创造行为,但人们却掌握了创造行为赖以产生的要素。创造力有三个构成要素,他们分别是:专业才能、创造性思维、动机。专业才能即技术性、程序性和智力上的才能。创造性思维决定人们处理问题时候的灵活性和想象力,它与一个人的个性和工作风格有关。如果一个药物学家的个性是与别人意见相左才感觉舒服,那么他往往会更有创造力。同样,如果他的工作风格是那种为了寻求解决方案锲而不舍、越挫越勇的类型,也会为他的创造力加分。动机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外在动力是从外部,借助奖励和提升等手段导入的。内在动力也就是由内在的兴趣和激情所燃起的动机。内在的要解决问题的激情能激发出比外在激励更大的创造力,内在动机对创造力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创新个体有七大特征:他们通常都十分好奇和敏感;总是对意外发生的事情感到格外兴奋;愿意冒险并承担风险;具有高度的独立判断能力,高度的坚韧性;无论有怎么样的反对或者无法预期的困难都能坚持自己的方针;善于幻想,有能力看到事物的其他潜在规律,能有接受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和相关的行为特征;既疯狂又理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创新个性的有用公式:创新潜力=创新品质+激发创新的动力-阻碍创新的智力障碍。3、认识想象力想象力是指把书本、实践得到的各种知识综合起来,创造出新事务的能力。想象就是把某件东西提前想出来,要想象的事是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想象有不同的分类。我们按照想象的价值将它分为三类:荒诞的想象;逼真的想象;富有创造性的想象。第一类,荒诞的想象。这种想象通常是一种消极的虚构,包括想入非非的想象、恐惧的想象、自卑的想象、忧郁的想象和偏见的想象等。第二类,逼真的想象。这种想象就好像是我们“精神上的摄象机”,能够按照想象者的意愿加以控制。逼真的想象包括三种形式:1.思辨想象:主要靠的是思维运演,记忆力仅起着微不足道的作用。2.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力只能用于过去,并与记忆关系密切。3.结构显形:结构显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