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在转型中的困惑和对策.doc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在转型中的困惑和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在转型中的困惑和对策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在转型中的困惑和对策 贺祖斌 【内容提要】地方师范院校向综合化转型主要表现在办学目标、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在综合化进程中,教师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到教师教育资源的分占、教师教育学术性的弱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期盼、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等困惑,这正是发展过程中“综合化”和“教师教育”教育理念的博弈。地方师范院校内部势必在教师教育理论、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关 键 词】地方师范院校/转型/教师教育 ?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也在变革中发展,传统意义上单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办学目标也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同时,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客观形势也给师范院校带来压力。因此,在这种变革中,原有的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何去何从将面临的新的挑战。 一、地方师范院校向综合化转型的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大体上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和进入“211”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这类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综合性强;第二层次是各省属的重点师范大学,这类学校办学水平较高、学科布局较合理;第三层次是各地的师范学院、具有教师教育的新建地方本科综合性院校以及少量的师范专科学校。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来,高等师范院校无论从规模、质量,还是结构、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第一层次的重点师范大学实际上比较早地转型为综合性大学,以第二、三层次为主的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根据统计[2],教育部从2003年到2008年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各校对办学定位进行了重新讨论和确定,其中地方高师院有超过80%将“综合型”、“综合性师范大学”等作为办学定位或理念。促使地方师范院校转型的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所要求的适应性变革;二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扩大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师资的新要求;三是地方师范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所追求自身生态位的主观定位[3]。 地方师范院校转型,是指学校在发展战略上强调综合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策略上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4]。转型的目的不是否定师范院校传统的教师教育定位及长期形成的办学特色,而是以制度创新作为切入点,加强办学目标的综合性,调整师范院校已有的办学资源,改造其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教育的质量。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向综合化转型的趋势体现在以下“四化”: (一)办学目标的综合化 办学目标的综合化体现在学校办学目标和教师教育办学目标的综合化。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目标要从过去培养单一的基础教育师资到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办学目标的改革,要从过去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方向发展[5]。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就逐步形成了包括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在内的两个相互独立、封闭的师资培养模式。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懂得教育基本理论和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较强的从教能力。教师教育的职后培训是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及学历层次,培养在职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技能,提升其理论水平,更新在职教师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拓宽其学习视野。作为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两个不同阶段,其培养要求和对象不同,其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因此,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职能改变、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客观需要共同促进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办学目标综合化的发展。 (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 师范院校的学科结构基本上是对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设置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模式,即按照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各个专业,各专业再围绕核心专业学科来开设全部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学科间知识的分化阻隔。长期以来,由于师范院校培养模式的单一,分科教学模式的深化,学生知识面日愈窄化,使得这种分科教学传统培养的师范生在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出现了综合素质底蕴不足、相关学科涉及面少,对知识材料统整能力弱、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不足,难以应付教学情境中综合性实际问题等素质缺失的现象[6]。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改革相对单一的学科体系,形成以教师教育学科为特色,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干,以新型的应用学科为新增长点的学科布局,从宏观上实现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态势。在专业建设上,还需要强化其交叉性和综合性,特别是要在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使专业课程的设置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