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复习资料(女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资料(女性)

女性生殖结构及内分泌调节 性器官包括主性器官与附属性器官。 女性主性器官是卵巢,它们能制造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性激素,故又名性腺。女性附属器官包括子宫、输卵管、阴道、前庭大腺、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与处女膜。也可根据性器官的解剖部位,将外露的性器官叫外生殖器,体内的叫内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处女膜为女子的外生殖器。 激素:是由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调节生理机能的一系列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与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等发生和发育以及排卵、受精、妊娠分娩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激素,统称为生殖激素。 下丘脑主要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合成与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LH, FSH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而LH主要是导致排卵和黄体的形成。卵巢分泌的性腺激素主要是E2、孕酮及少量雄激素。分泌进入血中的性激素又可反馈地控制下丘脑和腺垂体激素的分泌。生殖内分泌通常把下丘脑-垂体-性腺间的这种关系称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几类主要激素的生生理作用 垂体促性腺激素(FSH和LH)对卵巢的生理作用:FSH促进卵泡发育。在初级卵泡发育过程中,颗粒细胞上出现FSH与雌激素受体。在人类,从早期次级卵泡发育成为排卵前的卵泡过程中FSH的主要作用是:(1)促进颗粒细胞分裂、发育并分泌粘多糖,形成卵泡液(2)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活性,促进雄激素转变为雌激,随着卵泡的发育,雌激素分泌不断增加,在排卵前一天左右达到高峰;(3)FSH在雌激素协同作用下,诱发卵泡(颗粒细胞与内膜细胞)上LH受体出现,并随着卵泡的发育成熟,LH受体数量不断增加,使卵泡对LH的敏感性不断提高,一旦LH高峰到来,卵泡上的LH受体便与LH结合,诱导卵泡破裂,发生排卵。排卵后,LH促进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与雌激素。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生殖器官的作用:①子宫 促进子宫发育,内膜增生,也促进子宫肌的增生。②宫颈 在雌激素作用下,宫颈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粘液,粘蛋白纵行排列,利于精子的穿透。③阴道 雌激素可使阴道粘膜基底细胞的分裂周期缩短,造成上皮细胞增生,糖原含量增加,表浅细胞角化,粘膜增厚并出现皱折。雌激素能增强阴道的抵抗力。此外,雌激素也促进大、小阴唇的发育。④输卵管 雌激素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细胞、纤毛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活动增强。⑤卵巢 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可协同促进卵泡的发育。FSH在雌激素的协同下,诱发颗粒细胞LH受体的出现,协同FSH使卵泡上LH受体不断增加,并在排卵前达到高峰。 2、对乳腺和其它副性征的影响: 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促进乳腺发育。雌激素使全身脂肪和毛发分布具有女性特征,音调较高,骨盆宽大,臀部肥厚。 3、对代谢的作用:①骨骼 雌激素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加速骨的生长,促进钙盐的沉积。但也促进骨骺软骨的愈合,因而在青春期早期女孩的生长较男孩快,而最终身高反而较矮。②脂肪与蛋白质代谢 雌激素可减少主动脉的弹性硬蛋白,降低血浆胆固醇,可显著地增加αβ脂蛋白含量等。③水盐代谢 影响水盐代谢,导致水、钠潴留。如:所谓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水肿与雌激素有关 孕激素(P)的生理作用:①维持妊娠:如果用溶黄体药(PGF2α)溶解黄体,血浆孕酮下降,易引起流产。常用来抗早孕。②对子宫的影响:孕酮引起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降低子宫肌的兴奋性,防止子宫肌收缩,不致于将孕体排出体外,孕酮还使宫颈粘液减少而变粘稠,使精子难以通过。③孕酮促使乳腺腺泡与导管发育,并在妊娠后为泌乳准备条件。④产热作用:孕激素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2~0.5℃ ,并在黄体期一直维持在此水平上。⑤对平滑肌的作用:孕激素可使血管和消化道平滑肌松弛,张力降低,这是妇女在妊娠时较常发生静脉曲张、痔和便秘的因素之一。 卵巢与卵子的发生 卵巢是实质性器官,灰红色,呈扁卵圆形,位于子宫两侧,左右各一。 卵巢周期性变化:卵巢有两种功能,一是产生卵子,二是合成并分泌甾体激素。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可调节卵巢的活动,使之发生周期性变化。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卵泡期和黄体期。 1、卵泡期(排卵前期) 周期开始时,一些原始卵泡即开始转变为初级卵泡(每个原始卵泡是由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包围它的单层卵泡细胞构成),这时初级卵母细胞不断增大,卵泡细胞不断增殖,由单层变为多层,出现颗粒细胞层。在卵泡周围出现间质细胞分化而来的卵泡膜。颗粒细胞以及卵母细胞可分泌一种糖蛋白,在卵母细胞表面形成透明带。在卵母细胞(通过颗粒细胞伸入透明带内的胞浆突)与其周围的颗粒细胞之间,以及相邻的颗粒细胞之间出现一种缝隙连接,它是细胞间传递信息、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基础。在初级卵泡发育的后期,颗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