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复习教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复习教学案

高三生物学案 第十七周(12.22—12.27)第二课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初稿:刘召霞 定稿:董波 审稿:陈艳霞 教研组长 年级主任 教务主任 【学习目标】 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的概念及其应用 2.碳循环的过程 【重点难点】 碳循环的过程 【重难点讲解】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 与 间不断地循环的过程。 2.物质循环分析 (1)物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的相互转化,是依靠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呼吸等)完成的。 (2)物质循环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 。 考点二、碳循环过程分析 (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 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 形式循环。 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 ③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 或化能合成作用。 (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 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 ③化学燃料的燃烧。 (4)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他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 的。 考点三、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影响及缓解措施 (1)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是形成 的主要原因 ①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对 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CO2。 ②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2)影响 ①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样就使沿海城市和国家面临灭顶之灾。 ②由于气候变化,也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降雨量的变化使部分地区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涝,并使病虫害增加。 (3)缓解措施 ① ,增加绿地面积。 ②减少 的燃烧。 ③开发清洁能源。 考点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比较 【规律总结】 (1)富集作用概念: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 (2)富集物特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 (3)富集作用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即营养级越高,富集物的浓度越高。如有机氯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很低,但是通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肉食性鱼这样一条食物链,可以千万倍地富集起来。 (4)富集作用危害:有害物质的浓度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增加,会对人体或动物造成危害。 【典型例题】 1.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 (2)表中_____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_______。 (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导致大气中_______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 【课下作业】专项考点训练37 【课后反思】 高三生物学案 第十七周(12.22—12.27)第二课时 专项考点训练37 定稿:董波 审稿:陈艳霞 教研组长 年级主任 教务主任 选择题 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2.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图表示的是(  ) 选项 表示内容 甲 乙 丙 A 碳元素的流向 消费者 CO2库 生产者 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甲状腺 垂体 .如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有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