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验报告不同氮素营养和种植密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doc

生态学实验报告不同氮素营养和种植密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实验报告不同氮素营养和种植密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态学实验报告 不同氮素营养和种植密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氮素营养和种植密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种群增长动态及logistic增长模型的应用。 实验材料 水稻种子、盆钵、土壤、尿素等 三、实验设计 1. 试验材料:黄华粘 2. 试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盆钵种植,盆钵统一使用15 L 胶桶 (上直径20cm,下直径18cm,高25cm)。每盆装10kg过筛土壤,加水浸泡至土壤湿润。挑选饱满种子用清水清洗3~4遍,在清水中浸泡至种子露白,然后将露白种子播种于盆钵内,每盆播25粒水稻种子,在水稻幼苗3叶1心前,盆钵内土壤保持湿润,3叶1心后盆钵内保持浅水层。 待水稻长成3叶1心时,设5、10、15plant/pot的种植密度,并依此种植密度进行间苗。间苗后,试验设0、2、4g/urea.pot三种不同氮素营养,试验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种2盆,共18盆,随机排列。 观测内容和方法 (1)于处理后0,5,10,15,20,25,30d观测水稻茎蘖数和水稻的株高; (2)于处理后0,7,14,21,28d观测主茎第4片叶的叶绿素值; (3)于处理后30d观测各处理的生物量(鲜重,干重)。 四、实验记录: 五、实验数据分析: 1.取种植密度作为实验变量,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比可以发现随着密度的增加,水稻茎蘖数和水稻的株高以及主茎第4片叶的叶绿素值等水稻个体生长状况表征值都出现下降趋势,可以证实种群内部存在个体间的竞争,随着种内个体密度增加,个体对各种生态因子竞争加剧。并且随着种群密度的不断增加,环境条件成为限制个体生长的重要因素。 2.以氮素水平作为实验变量,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氮素供给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单株水稻个体茎蘖数和水稻的株高以及主茎第4片叶的叶绿素值,还是整组水稻生物量,总体都呈现增长趋势,即氮素供给量不足的实验组水稻的生长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可以印证生态因子的质量和数量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并且,生物对每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最适范围,当生物必需的生长因子出现数量或质量不足时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实验总结: 首先,在整个30多天的实验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按时浇水按时观察,因此水稻长势良好,实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观察到了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 同时,实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移栽的时候,没有留出备用苗,导致后来有部分实验组的幼苗死亡无法更换;实验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人轮流观察轮流统计,由于每人观察的标准和方法的差异导致数据偏差比较严重,并且部分观察错误,数据不能使用;试验天数比较短,不能完整的观察到水稻的一个生命周期,也是实验的一个不足之处。 实验附图: 1d ck 1d 2g urea 1d 4g urea (由上到下分别为15株/盆,10株/盆,5株/盆) 5d ck 5d 2g urea 5d 4g urea (由上到下分别为15株/盆,10株/盆,5株/盆) 15d ck 15d 2g urea 15d 4g urea (由上到下分别为15株/盆,10株/盆,5株/盆) 30d ck 30d 2g urea 30d 4g urea (由上到下分别为15株/盆,10株/盆,5株/盆) 指导老师:XXXX 姓 名:XXXX 班 级:XXXX 学 号:XXXX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