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终结性考试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与哲学》终结性考试试题

政治必修模块4《生活与哲学》终结性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到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第Ⅰ卷时,将所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题号上。 2、答第Ⅱ卷时,将所答内容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对应的题号上。 第Ⅰ卷(客观题 共90分)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6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立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5、“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党的基本路线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具体的物质形态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C、人们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 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诗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 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由客观存在决定 9、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界。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催雨或消雨的方法产生降雨或不下雨,用人工消雾的方法来消除浓雾。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受人的意识的影响 B、人的意识能决定自然界某些部分的存在与变化 C、物质和意识相统一,决定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 D、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0、“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C、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11、“行是知之始”这句话告诉我们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12、2005年6月2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处理问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13、“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目前我国人口已近13亿,众多的人口使得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GDP相对落后.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了这一点,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他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批判。44年后的今天,客观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据此回答14--15题。 14、49年前《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变化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15、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相对较好。这是因为 A、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