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零件的分析

:零件分析 套筒类的结构和特点 隔套~传动件的轴向定位; 衬套~过渡套; 轴承套~支承轴颈; 花键套~联接作用; 油缸~液压动力元件; 导向套~支承导向作用; :套筒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1、内孔:起支承,导向作用,尺寸精一般IT7- IT6,Ra3.2-0.8μm;油缸内孔尺寸精一般要求较低,为IT10-IT9 粗糙度值则较低,Ra0.4-0.2 μm。内孔形状精度一般控制在尺寸公差以内,为防止泄漏,除对孔有圆度要求外,还有圆柱度,直线度等形状公差的要求。 外圆:一般是套类零件的支承表面,与机体上的孔相配合。尺寸精度为IT7-IT6,粗糙度值Ra6.3 - 0.8μm,有的达0.2 μm。 内外圆的同轴度一般为0.05–1mm,同轴度要求高的为0.06mm。 内孔轴线对端面的垂直度,如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承受轴向力,其垂直度一般为:0.01–0.04mm。 零件的分析 该件形状结构简单,主要加工表面精度要求颇高,它有两组加工面,而且有位置要求,还有两组通孔,也有位置和精度要求。 已知材料为45号钢的毛坯,高度110,直径90 在其上分别钻直径为82粗糙度为1.6与直径为12粗糙度为2.5的孔,零件的其余表面粗糙度为3.2(以E端面为精基准),毛坯铸造出来之后,第一组加工面是100±0.25的外圆下端面,此面表面粗糙度为3.2,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我们采取粗铣、半精铣的加工方式,即节省时间又能达到技术要求;这一组同时加工的还有四方下端和Φ90±0.25的外圆柱面,其中主要的是Ф82H8孔,它将作为精基准以完成以后的加工,它的粗糙度为1.6,为此我们采取钻、半精镗、精镗的工序过程。 2、在加工完了Ф82H8孔之后,以Ф82H8为基面加工ФD孔,它将作为精基准以完成以后的加工,它的粗糙度为2.5,为此我们采取钻、半精镗、精镗的工序过程。 3、最后完成整个零件的其余平面的粗糙度加工,为此我们采用半精镗、精镗的工序过程。 (1)该零件壁薄,容易变形,在加工前要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加工时要注意夹紧位置和夹紧力大小,防止零件变形。 (2)壁面上的孔的加工,采用专用钻模,这样可以保证孔的位置精度要求。 加工目标 加工一个Ф82H8的孔以及加工一个Ф12的孔,加工方法是通过钻床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达到粗糙度为1.6和2.5的小孔,最后达到的技术要求是去除毛刺表面氧化处理。 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加工工序的一般规定,我的工序设计将遵循以下原则: ①基准先行②先主后次③先粗后精④先面后孔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于是通过各种计算和思考可以得到如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 工序一 铸造; 工序二 人工时效处理; 工序三 以端面为基准粗、半精车加工外圆柱; 工序四 以面E为基准粗、半精、精加工端铣两个端面; 工序五 以面E为基准钻床、粗磨、半精磨孔Ф12; 工序六 以面E为基准一次拉孔Ф82; 工序七 氮化处理; 工序八 人工时效处理; 工序九 表面处理; 工序十 检验 此工艺路线在互为基准和基准统一原则,但是精度偏高对于经济性没有多少好处,加工余量没有充分合理的分配,所做的设计过于保守,并且虽然在速度上可以满足大批生产的条件,但是比如拉刀等造价太贵而且庄永的拉刀做的就太不划算了,这样会导致在不短的时间内无法将成本收回致使公司提前收益,总结以上路线的优缺点,得到以下方案。 方案二 工序一 铸造; 工序二 时效处理(人工时效); 工序三 车端面,保证粗糙度3.2; 工序四 以端面为基准,粗、半精加工端铣圆柱表面,保证粗糙度为3.2; 工序五 调质、淬火; 工序六 以面E为基准钻床、粗内磨Ф12的小孔D使之精度达到2.5; 工序七 以面E为基准钻床、粗、半精内磨B使之精度达 到1.6; 工序八 氮化处理; 工序九 时效处理(人工时效); 工序十 表面处理; 工序十一 检验 该方案虽然较方案一多了几道工序和工步,但是对于技术要求有所降低,同时合格率也会随之提高,质量也会变得更好一点但所增加的成本不是特别多,能够同时兼顾质量与效益故为最佳方案。 综上所述,此次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