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资料化学热力学基础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资料
化学热力学基础
【竞赛要求】
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的概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极其应用。范特霍夫标准熵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体系和环境 我们研究的对象称为体系体系以外的其它部分称为环境将体系分为三类1)敞开体系:既有物质交换,。2)封闭体系: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3)孤立体系:既无物质交换,也无能量交换。:,盛满热水的瓶子,水为体系,则是敞开体系; 若加上一个盖子,则成为封闭体系; 若将瓶子换成杜瓦瓶保温瓶,则变成孤立体系。。
状态和状态函数:由一系列表征体系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体系的一种存在形式,。: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是状态函数。例:某理想气体体系n = 1 molp = 1.013×105 Pa,V = 22.4 dm3,T = 273 K这就是一种存在状态(我们称其处于一种标准状态。是由 n,,V,T 所确定下来的体系的一种状态, n,,V,T 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状态一定,则体系的状态函数一定。体系的一个或几个状态函数发生了变化,。:体系变化前的状态为始态变化后的状态为终态。:,则状态函数的改变量是一定的。 :温度的改变量用 T 表示, 则 T = T- T 同样理解 △n, , V等的意义。 过程和途径 :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从始态到终态,我们说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若体系在恒温条件下发生了状态变化,我们说体系的变化为,同样理解。若体系变化时和环境之间无热量交换,则称为之:完成一个热力学过程, 。我们把每种具体的方式,称为一种途径。过程着重于始态和终态而途径着重于具体方式。,取决于始终态,。如上述过程的两种途径中:
体积功,经常发生体积变化。体系反抗外压改变体积,产生体积功。设:在一截面积为 S 的圆柱形筒内发生化学反应,体系反抗外压 p 膨胀,活塞从 I 位移动到 II 位。
这种 W =- p·△V 称为体积功,以 W。若体积变化 V = 0,则 W= 0我们研究的体系与过程,,可以认为只做体积功。即:W = W热力学能内能,包括分子原子的动能,势能,核能,电子的动能……, ,热力学上用符号 U 表示。,但是体系的状态一定时,内能是一个固定值,因此,U 。,始终态一定,则内能变化U)是一定值,U = U- U
理想气体是最简单的体系, , 温度一定, 则 U 一定。即 T = 0,则 U = 0。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示 I 变化到状态 II,在这一过程中体系吸热 Q,做功(体积功) W,U 表示,则有:U = Q + W (3-1)
体系的内能变化量等于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加上环境对体系所做的功。显然,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某过程中,体系吸热 100 J,对环境做功20 J,求体系的内能改变量和环境的内能改变量。由第一定律表达式:U = Q + W = 100 J -20 J = 80 J 从环境考虑,吸热 100 J,20 J,所以:U= (-100 J) - (-20 J) = -80 J 体系的内能增加了80 J,环境的内能减少了80 J。 功和热 1)功和热的符号规定
Q 是指体系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W 是指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体系对环境做功环境对体系做功。2)功和热与途径有关
体系由同一始态经不同途径变化到同一终态时,途径热量只提出过程的始终态,而不提出具体途径时,是不能计算功和热的。热 化 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无非体积功。1)恒容反应热V = 0,故 W =·△V = 0
则有:△r U = Q+W = Q 即r U = Q (3-2)
Q 是恒容反应中体系的热量,从 r U = Q 可见 全部用来改变体系的内能r U 0 时 Q 0,是吸热反应r U 0 时,Q 0,是放热反应 Q 和状态函数的改变量 r U 建立了联系。 2)恒压反应热, = 0,:r U = Q+ W = Q-p·△V = Q-△(pV)
所以:Q=r U + △(pV)
Q= △r U +△(pV)
= (U2 -U1) + (p2V2 - p1V1)
= (U2 + p2V2) - (U1 + p1V1)
U,,V 都是状态函数,所以 U + V 也是一个状态函数, H = U + pV,则 Q=(U + pV) 即:r H = Q (3-3)
H 称热焓,或焓,是一个新的状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