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美版宫保鸡丁是甜的?
世界各地,文化各异,饮食习惯也是各不相同。宫保鸡丁是甜的,你吃过吗?海南没有海南鸡饭?...... 为什么海南没有海南鸡饭? 我们很难追溯中餐输出海外的确切年代,但筷子、粽子在东亚各国的常见程度,毫无争议地宣示着中国饮食的流传印记。存在争议的,是那些流入了他国却找到了新生的食物,或是因为际遇,故乡的食材变换了一种样式;或是缺少家乡的某一种味道,而变成了另外一种菜肴。
比如如今被视为南洋招牌美食的肉骨茶,关于它的起源,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早期在南洋务工的华人苦力用来果腹的早餐。但据马来西亚美食专栏作家林金城考证,吃肉骨饮茶本是福建厦门泉州一带的风俗,新加坡开埠时,来自厦门的华人苦力把吃肉喝茶的方法带去了马六甲,只不过,如今的肉骨茶与“茶”再无半分关系,而成了一道排骨药材汤。 失去家乡味的,则是海南鸡饭。上世纪30年代,来自海南的商贩开始依照海南文昌鸡的做法,在新加坡、马六甲、槟城等地沿街叫卖白斩鸡,但由于原料发生了变化,东南亚的海南鸡饭,口感、味道也随之改变。在新加坡打响招牌之后,海南鸡饭原本的故乡也被人淡忘,误认为新加坡才是这道菜的起源。香港才子蔡澜因为在海南吃到的鸡饭与新加坡的味道不符,曾经感慨“海南没有海南鸡饭”。海南本地人当然不认同。2009年,《海南日报》刊文为海南的鸡饭申冤。不过,这家报纸也承认,吃惯了“洋口味”的蔡澜,能否接受本地传统的海南鸡饭,是个未知数。 日本拉面跟中国有关,“天津饭”跟中国无关 与那些还有着明确“中国血统”的东南亚中餐相比,进入日本和韩国之后的中国食物,经常连名字都变了。比如说,韩式炸酱面其实来源于鲁菜,但味道是甜的;日本的饺子其实是煎饺,更多被当成下饭的菜肴;还有天津没有的“天津饭”,却在日本被当作中华料理。甜味的韩式炸酱面来自中国山东。1900年前后,为躲避战乱,山东人大批迁往朝鲜。炸酱面连同糖醋肉段等其他鲁菜一同进入朝鲜半岛。
到1948年时,在朝鲜经营调味品的山东华侨王松山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在中式炸酱中添加焦糖,改良成了韩国春酱。朝鲜战争之后,来自美国的援助面粉让以大米为主食的韩国人接受了面条,廉价的韩式炸酱面从此在韩国流行起来。 日本的中华料理经历了类似的改良。1910年,日本人尾崎贯一雇用12名中国厨师,在东京浅草区开设“来来轩”饭馆,主营根据日本人口味改良的中式菜肴。一般认为,来来轩是日式中华料理的开端。因为它对日本饮食最大的贡献,是将中式汤面改良成了更加符合日本人口味的日本拉面。和中国人的普遍认知不同,拉面并不是传统的日本料理。在日本结束锁国政策,接受华人劳工进入日本之前,当地传统的面条只有乌冬面和荞麦面。最初的日本拉面,更常见的名字是“中华荞麦面”。
“拉面”本身,其实也是日语发音的音译。在日语中,拉面以假名的形式书写,据信是音译自广东话中的“捞面”、“老面”或“卤面”。但无论哪种面条,日本拉面在用料、工艺和注重汤头口味方面,至今仍然保留了中国南方面食的不少特色。中式烹饪技法结合日本当地的食材与口味,也创造出一系列当地原创的“中国美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天津饭”。 在日本的中华料理中,天津饭是一道“名菜”。它就像另一种版本的蛋包饭:将蟹肉和鸡蛋摊成蛋饼,盖在米饭上面,再浇上一层厚重的芡汁。虽然以天津为名,但中国的天津却并没有这种食物。真要在中国食品中给这道菜找一个亲戚的话,广东的滑蛋虾仁似乎是更接近的选项。关于这道菜品的由来,流传广泛的说法是来来轩的第三代店主在二战结束后,迫于食品匮乏而创造出来的。之所以叫天津饭,是因为用了天津小站米。 川菜先入日本,接着才是上海菜 拉面和天津饭,构成了日本人对中华饮食的早期认知,但能将日式中国菜与其他海外中华饮食区分开的,是其齐全的种类。事实上,日本人对中国菜的认知,同样是以中国东南西北各个地区饮食特征划分出的四个菜系。和中国传统认知的菜系体系不同,日本人将中国料理,划分成了四川料理、北京料理、广东料理和上海料理。但这二者不能简单画上等号,比如北京料理涵盖的地域还包括了中国东北,而上海菜的范围除了扩大到了福建和江西之外,其特色也被一个字总结了起来:“甜”。
截然不同的菜系分类,和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日之间的特殊历史有关。把粤菜带入日本的,是19世纪末前往日本从事苦工的广东人。前文所述的拉面和天津饭,从口味和制作方法上看,的确保留了粤菜的痕迹。而包含了东北菜在内的北方菜,则在二战前后,借由侵华日军和伪满洲国的日本移民,摆上了日本人的餐桌。 川菜和上海菜进入日本是最近半个世纪的事情。上世纪60年代,来自香港的川菜厨师陈建民首次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上教授川菜做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分解反应(五类).ppt
- 复合函数求导原则.ppt
- 复合膜反渗透装置微生物污染的防治.doc
- 复习课件: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ppt
- 复习课件: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
- 复习鲁教版八年级(初三)英语上单词表.doc
- 复习世界近代史线索.ppt
-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
- 复杂空间的综合调整.ppt
- 复杂受力杆件综合实验.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