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掌握演讲辞的基本常识。 2、了解三篇演讲辞的作者。 3、小组阅读探究,归纳出三篇演讲词各自的特点。 演讲辞 演说辞、演讲稿、讲话稿,旨在表达感情,发表建议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有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 1、叙事型演讲辞:以叙述为主,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和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说理型演讲辞:以议论为主,它应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而充足的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3、抒情型演讲辞:以抒情为主,在演讲中抒发爱恨、悲喜等强烈的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演讲辞的特点 1.针对性:要考虑听众的需要,又要注意场合、气氛。 2.鲜明性: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 3.条理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才能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 4.通俗性: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在此基础上适当讲究文采,雅俗共赏。 5.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来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来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有说服力、鼓动性。 马丁· 路德· 金 (1929—1968) 神学博士,牧师,美国黑人 民权运动领袖。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 子枪杀。终年39岁。 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 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位马 丁· 路德· 金 全国纪念日 阅读思考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习题第1题 2、《我有一个梦想》习题1、3题 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习题第2题 4、结合演说辞的特点,分析以上三篇演讲各自的特点。 问题探究: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有怎样的特点? (1)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2)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 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3)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 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一、由这篇演讲辞可以看出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由此对青年学子提出了哪些殷切希望? 二、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和特点。 1.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2.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不为流俗所染。 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言的。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失范,新的又没有树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人很少能不为所染者。这也是作者寄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而且能担当起为社会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3.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相互劝勉也。 这句话讲的是青年学子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劝勉,在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寄予了蔡元培对北大学生的深切厚望。 * * 蔡元培( 1868—1940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著。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 蔡元培出身于商贾之家,少年时期饱读经史,17岁考取秀才,18 岁任塾师,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升补翰林院编修。 戊戌变法失败,他认为革新必先培养人才,走上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巴洛克时期-服装.ppt
- 巴塞尔协议与中国.ppt
- 把积极带入你的生活.ppt
- 把握项目的复杂性在大型工程项目.doc
-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ppt
- 必备-服装设计基础知识.ppt
- 必背词汇打1份.doc
- 必修1单词(汉译英).doc
- 必修2Unit 1 Using language.ppt
- 必修2unit1Language points.ppt
- 2025至2030年定位开槽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杆状焊接机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玩具保龄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条烟成品高架输送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浅拉伸真空成型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煤矿机械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墙面开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红衣洋葱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电脑主基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