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滨海砂矿分布规律 整理:任光宗 确定筛选组合成员的量比标准非常重要,确定方法是根据资料具体情况,选择能够突出资料规律性的量比值作为筛选成员的标准。这里选定的标准量比,钛铁矿为65,锆石为20,独居石为5,金红石为8。据此方法对各成矿带矿物组合确定如下(表2) * * 中国滨海砂矿分布规律 一、滨海砂矿沿滨海带富集的趋势 1、滨海砂矿成矿带 在中国滨海带上,存在一系列重矿物砂矿的成矿带。从南至北依次为,南华滨海成矿大带:Ⅰ—海南带,Ⅱ—雷州带,Ⅲ—粤西带,Ⅳ—闽粤带,Ⅴ—台湾带;北华滨海成矿大带: Ⅵ—鲁东带, Ⅶ—辽东带。 2、从北向南砂矿密度呈不规则的剧增趋势 沿中国滨海带从北向南,砂矿的富集程度显示出不规则的剧增趋势(图1,表1)所示 Ⅰ—海南带 Ⅱ—雷州带 Ⅲ—粤西带 Ⅳ—闽粤带 Ⅴ—台湾带 Ⅵ—鲁东带 Ⅶ—辽东带 沿中国滨海带从北向南,砂矿的富集程度显示出不规则的剧增趋势 实际资料表明,成矿带中单位空间的砂矿个数、重矿物及钛铁矿的单位空间重量与重量百分量以及单位空间价值指数值,都显示出从辽东带到海南带的急剧增长。 如(表1)成矿带单位空间重矿物重量指数,辽东带为4,鲁东带为80,闽粤带为140,台湾带为460,粤西带为900,雷州带为2840,海南带为18000,从北到南增长了8600倍。锆石的密度指数,除鲁东带因有冲积型锆石参加计算略偏高外,也显示出从北到南的增长趋势。 这种趋势说明,海南带是我国滨海砂矿最富集的成矿带。86%的滨海重矿物,92%的钛铁矿,79%的锆石, 18%的独居石都富集在这个成矿带,每公里海岸线重矿物的潜在价值可达460万元,占整个成矿带总潜在价值的70% 。因此,在开发我国滨海砂矿时,应特别重视海南带,在海南岛的经济建设中,应把滨海砂矿作为开发重点之一 这种滨海砂矿富集趋势还说明,我国滨海带重矿物的分布极不均衡。99%的滨海重矿物,100%的滨海钛铁矿,95%的滨海锆石,100%的滨海独居石集中在南华滨海成矿大带。这种分布趋势,是由于地壳物质的不均匀性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不均衡性造成的。 3、砂矿密度局部富集趋势 稀土砂矿密度指数的空间变化比较特殊,独居石砂矿各指数的最高值都出现在粤西带,而唯一的磷钇矿砂矿密度指数值也重叠在该带上,从而显示出粤西带是稀土砂矿高度富集的滨海成矿带。自粤西带向两侧,稀土砂矿的富集程度不规则地锐减。 由于稀土矿物价格较贵的缘故,价值百分量指数值的空间变化,把存在于我国滨海带上的前述两种富集趋势,都综合反映出来了,即在从北到南砂矿富集程度剧增的曲线上,重叠有粤西带稀土砂矿高度富集的峰。 此外,金红石砂矿密度指数值还指明,雷州带有金红石富集的趋势,鲁东带西北段有自然金富集的趋势,辽东带西北段有金刚石出现的趋势。 ⑴只有能够构成矿体的重矿物,才可称有用重矿物 ⑵在成矿带中,按各有用重矿物的标准量比进行筛选,凡构成矿床机率大于20%的有用重矿物,才能加入有用重矿物组合成为组合的成员 ⑶组合中矿物成员的先后顺序,按在同一成矿带构成矿床的机率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如两矿物机率相等时,可按价值定顺序,贱前贵后 二、滨海带主要有用重矿物组合趋势1、各成矿带的有用矿物组合 为查明各成矿带有用重矿物组合特征,须先明确: 海南带:锆石—钛铁矿,雷州带:独居石—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粤西带:锆石—独居石,闽粤带:钛铁矿—锆石,鲁东带:钛铁矿—锆石,辽东带:钛铁矿—锆石。这些有用重矿物组合,基本上如实反映了我国滨海砂矿矿床与矿山生产的实情况。例如海南岛的滨海砂矿都以“钛矿”命名矿场名称,粤西地区的滨海选矿场则称“稀土矿”,而粤东的滨海选矿场叫做“锆矿”等。辽东带的金及金刚石,鲁东带的金,虽目前未进入有用矿物组合,但它们的成矿条件是好的,是有找矿远景的。 2、三矿物量比的变化趋势 对滨海砂矿中普遍出现的钛铁矿、锆石、独居石三矿物的量比进行定量,可揭示重矿物沿中国滨海带富集演化的区域性规律(图2) 海南带 钛铁矿65—96 锆石 4—35 独居石 0—3 粤西带 钛铁矿 0—83 锆石 20—37 独居石 2—59 窄条形高钛铁矿区 宽广的富独居石区 雷州带处于高钛铁矿区与富独居石区之间 高钛铁矿区向富独居石区转变的过渡区 闽粤带与高钛铁矿区重合有向锆石方向偏移的倾向 说明有富锆石的趋势 三矿物量比演化图表明,代表海南带砂矿的黑圆点集中出现在量比值钛铁矿为65—96、锆石为4—35、独居石为0—3范围内的三角图左下边部,构成一窄条形高钛铁矿区。以白三角为代表的粤西
文档评论(0)